5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3%
受调控政策影响,开发企业普遍调低拿地预期,5月份全国住宅用地成交继续低迷。中国指数研究院7日公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全国70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成交188宗,环比减少14%,同比减少11%;成交土地面积134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3%,同比增加11%。
据统计,5月土地市场供应量较4月大幅增加,共推出土地1323宗,环比增加64%,同比增加24%;推出土地总面积6121.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64%,同比增加24%。其中,推出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430宗,环比增加73%,同比增加14%;推出土地面积2802.1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4%,同比增加38%。
统计数据还显示,继2月、3月、4月土地价格连续下调之后,5月楼面地价与上月持平,全国70个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楼面地价177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2%。
上周各地楼市成交继续疲软
昨天,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上周(5月31日-6月6日)监测的35个城市中,有21个城市的成交面积环比下跌,其中贵阳跌幅最大,达57.8%,广州、武汉、北京及成都的跌幅也都超过20%。
成交面积回升的城市也并非没有,如来自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9.5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6%。但是,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陆骑麟认为回升幅度太小,周成交量依然没有突破1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还不到近一年来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日前出台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认房又认贷”的二套住房认定标准,无疑给成交低迷的楼市又泼了一盆冷水。昨天,搜狐焦点网的调查显示,45%的受访者表示,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公布让他们决定暂时搁置购房计划,48%的受访者认为房价将有小范围下降,53%的受访者表示受这一措施影响最大的将是改善性需求。
上市房企5月销售额环比急剧萎缩
持续不断的调控倍添楼市观望情绪。
A股公司万科和众多港股上市房企公布的5月业绩显示,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企业环比销售额均出现明显下跌,跌幅最多在40%至50%间,而向二三线城市重点转移的企业环比成交跌幅势头较缓。同时,销售单价也有所下降,如万科5月销售单价环比跌幅达到了12%,创了去年12月以来低价。
新城B股今日公布的5月简报显示,当月实现销售面积约3.9万平方米、合同总值约3亿元,环比分别下跌约57%和61%。
新城B股5月销售情况无疑是目前所有房地产公司的“缩影”。昨日发布5月简报的地产老大万科称,公司5月销售面积4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51.1亿,同比分别下跌32%和20%,环比跌幅为26%和34%。
由于此轮调控始发于4月中下旬,因滞后效应,当月地产公司销售成绩颇为理想,不少公司均创下理想业绩,而这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在调控期保持环比上升的难度,由此至今几乎所有房地产上市公司环比销售收入均明显下滑。
不过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开发商亦有所分化。按照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一线城市房地产5月成交量环比下跌44%的水平,而万科的环比下降幅度略为向好,或许这与其今年侧重二三线城市发展的战略有关。
港股上市房企龙湖地产、富力地产、碧桂园等,5月销售额分别为15.5亿元、12.53亿元、22亿元,环比分别下滑39%、49%和27%。
相比较,去年在二三线城市增加项目投资的碧桂园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其他公司。而一线城市开发为主的富力地产1至4月每月销售额均在20亿至30亿元左右,但到了5月份销售环比猛跌,对比公司今年300亿元的销售计划,每月销售额应在25亿元左右,但5月却尚不及以往一半,目前完成约110亿元,占全年目标计划的37%左右。
随着调控深入,房地产公司销售情况亦会发生进一步变化,上市房企能否完成全年销售任务还将取决于第三季度的销售情况,或许将会依靠销售价格来完成一定指标,或许布局二三线城市的企业拥有更多机会。这一点从5月销售数据上也能看出端倪。
以万科为例,其5月平均销售价格为10872元/平方米,相对于4月的12322元/平方米环比降幅达到12%。从万科单月销售均价看,这一价格在2009年12月达到高点13580元/平方米之后,在2010年1月明显下滑,随后逐步企稳,今年前3月每月销售单价分别为11969、11896、12446元/平方米,可见5月的平均销售单价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
政策持续收紧 未来或调房贷利率
三部门日前联合下发《规范商业贷款二套房认定标准》(下称《二套房标准》),商业银行二套房贷全面收紧。市场人士认为,差别信贷政策已经执行得相当充分,接下来不排除调整房贷利率的可能性。少数改善性购房需求可能受到影响。
建行相关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此次二套房认定标准出台之前,建行就已经将二套房贷认定为“认房又认贷”,“但考虑到地区以及客户差异,对部分地区以及优质客户的二套房认定仍有一定通融余地。”该人士称,现在执行“认房又认贷”的二套房贷政策不再有地区与客户差异。
另一股份制银行个人金融部人士表示,4月份房地产新政出台之后,该行对二套房即已执行“认房又认贷”的认定标准,因此,近日出台的二套房认定标准,并不会给该行个人房贷的发放带来操作层面上的调整。
此次新政将“首套改善性住房房贷客户”一并纳入二套房贷序列,但此类型客户占整个个人房贷客户比重不超过5%。业内人士认为,因此类人群比例不高,对银行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4月17日“新国十条”发布以来,各商业银行迅速反应,对房贷客户实行“从严放贷”。不仅二套及以上房贷一律实行差别信贷政策,就连首套房贷发放也收紧审核力度。异地贷款更是被拒之门外。业内人士预计,4季度之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将保持收紧态势,商品住房需求将会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今年5月,一线城市住房成交量较4月进一步下滑,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判断。
就房贷政策来看,除非对房贷利率作进一步调整,差别政策的使用已经相当充分。分析人士认为,在房贷压力初步测试结果良好的情况下,不排除接下来调整利率水平的可能性。“至于市场是否会有大的起伏,还有待政策落实后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