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9月22日“人们会拍摄数以百万计的作品,然而,多少作品将来会被删除?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地冲洗出来和人们分享?”美国摄影家唐·佩尼说,目前,摄影师要发展和保留那双会“辨别”的眼睛,而不让创造性的视角在可以反复删除的电子时代中迷失方向。
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返回原点”学术展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数码时代,探讨摄影艺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975年,“数码相机之父”斯蒂文·赛尚在美国柯达实验室用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了第一张数码照片,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直到1989年,柯达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拍照慢慢变为了“最大众化的娱乐”。
唐·佩尼在论坛上指出,进入数码时代,Photoshop等图形制作软件、数字存储、冲洗照片以及网络传输等新工具的应用,让摄影师们不再局限于暗室和湿法处理技术。人们可以在各种各样场合自然地进行拍摄,无论对专业还是业余摄影家来说,拍摄成功的几率增加了。
“可是问题就出现在这儿。”唐·佩尼说,尽管新数字技术具有稳定和可重复性,而且能使摄影在拍摄技术上更加成功,但也减弱了摄影大师布列松所定义的“决定性时刻”。
法国著名社会纪实摄影大师布列松一生只使用一部35毫米莱卡相机拍照。在摄影界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相机后面的头永远比前面的头重要。”
唐·佩尼说,当摄影师考虑到拍摄次数有限的胶卷和每次按动快门带来的成本时,他就会多加思考,进行判断。“如果我只带来了5卷胶卷,那每一按快门都会考虑,这一下值得吗?”
中华摄影教育协会理事长、台湾著名摄影师蔡文祥也认为,数码时代的来临,给摄影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挑战。
蔡文祥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对于摄影师自身创意的挑战。如今,相机已经不是少数人所拥有的工具,人人都有相机,无论小孩还是老人都可以拍摄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因此,摄影艺术家所拍摄的主题和角度是否足够独特,能否吸引人或带给人们思考变得至关重要。“归根结底,摄影艺术家拼的还是创意和想法。”
在这次展出中,台湾摄影师郑亭亭的《有水果的静物》就是一系列以创意取胜的作品。耐克牌黄瓜、蒂凡尼橙子、CK的梨……她将水果、蔬菜等最自然的产物刻上了最人工的品牌商标,反讽人们盲目的崇尚名牌。
“这系列作品没有运用高深的技术,赢在了好的创意和表现形式。创意和思想永远是高于技术的。”蔡文祥说。
2011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学术顾问舒阳认为,今天摄影面临100多年的转折时期,对于未来的发展,摄影师们应该思考摄影的核心价值,即如何选择和记录真实,而不在于运用传统摄影技术还是数码技术。
“生活是向前的,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人们可以重新发现,重新利用老技术的价值,但绝不是复制。这些技术被赋予新内涵、新用途,以适应当代的新环境。”舒阳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