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消费品酝酿涨价 新通胀因素“魅影”浮现

消费品酝酿涨价 新通胀因素“魅影”浮现

来源:新华网 编辑:豫言 2011年07月18日 11:10:52 打印

导读: 在新旧通胀因素的叠加作用下,我国通胀或将呈现“正螺旋”状态。从今年国家控制通胀的种种措施来看,虽然有一定成效,但物价还是以绝对的增长速度往上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一方面控制通胀,一方面加大对国民的通胀补贴。只要做好相应的补贴,通胀就让它通胀去吧,既然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通胀就是无法避免的。

  在猪价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出三年来新高的同时,一些新的通胀因素也开始浮现,“新”“旧”两股力量交织,将对已处于高位的通胀水平带来何种影响?下一步,通胀形势将如何演变?宏观调控又会否因此发生调整?

  新通胀因素“魅影”浮现

  在猪肉价格上涨带动CPI创出三年来新高6.4%的同时,市场上又传来食用油、奶粉、运动服、月饼等一些消费品酝酿涨价的消息,“猪”之外的新涨价因素似乎正在蓄势。

  这其中,颇具戏剧性的是食用油。传言涨价的某品牌食用油在全国多地出现价格上调,持续不久后便再度下调。记者走访了北京一些超市和粮油批发市场,发现该品牌食用油价格曾经有所上调,而涉及其他品牌的食用油的明显涨价现象并未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用于食用油生产的花生等主要原料价格一涨再涨、汽油价格多次上调造成运费不断上涨以及人工等其他费用上涨等,均令食用油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业内人士称,一旦有关部门的“限价令”不再延期,食用油价格补涨的可能性较大。

  在新因素酝酿的同时,旧因素上涨的压力也并未彻底缓解,猪肉、淡水鱼等前期涨幅较大的食品价格仍未止涨。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7月第一周,猪肉价格较前一周再涨2.3%,鲫鱼、鲤鱼和小黄花鱼等分别上涨1.3%、1.3%和0.1%。农业部监测数据也显示,7月以来的“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较6月下旬明显提升,显示食品价格继续上涨。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阎伟分析指出,到目前为止,今年的高物价是在菜价涨幅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取得的,而这一状况在三季度很可能会出现转变;从历史数据看,通常三季度环比和同比价格都比二季度要有所上升,就目前的走势看,粮价、肉价等食品价格在三季度将继续上涨。

  此外,非食品价格走势同样不容忽视。来自中金公司的分析说,6月非食品价格环比持平,但仍然高于历史平均的-0.1%,维持超历史平均走势。从消除季节因素后的趋势环比来看,非食品价格上涨趋势尚未见顶。

  通胀何时见顶 调控将向何处?

  在新旧涨价因素压力未释的背景下,此前多方预计将见顶回落的通胀形势短期恐难言缓解。

  此间有专家分析说,当前尚难断定CPI见顶,从目前态势看,如果食品价格继续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则CPI同比就可能创新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认为,10月份之前CPI都将保持在6%左右的高位运行,一不小心还会再创新高,11月份之后可能会回落。

  闫伟持有类似观点,他分析指出,成本推动是物价创三年内新高的主因,PPI(工业生产出厂价格)向CPI的传导压力在持续,而新涨价因素的走高将使得三季度的平均物价水平不低于二季度。

  而关于全年通胀走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晋斌分析说,本轮通胀是成本推动和前期刺激性计划超额货币投放的副作用等因素共同导致的,通胀性质复杂化和长期化,使得本轮通胀调控至少具有中期化的特征,全年通胀形势将呈现“前高后不低”的态势。

  而在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乔虹看来,最近两个月CPI增幅的上升主要是猪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肉类和鱼类产品价格走高,根本通胀压力已经放缓,预计未来几个月根本通胀压力可能保持温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价格稳定因素正在增加,尤其是一些降低食品蔬菜流通费用的措施作用正在显现,预计物价在六、七月份达到高点后将逐渐趋稳。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则认为,从长远看,靠扭曲价格形成机制、压低资源类产品价格换取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具备持续性,今后一两年内,非食品价格上涨可能成为常态,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势不可逆转。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通胀可能将会是我国一直要面临的问题。

  控通胀仍将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种种迹象显示,在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控通胀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以及货币政策首要任务。

  7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并强调,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撰文表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要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进一步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突出和重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目标,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价格稳定。

  此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也指出,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将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今年以来,央行已先后6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意在通过减少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以抑制持续上行的通胀水平。

  对此,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偏紧态势。他预计,未来几个月视通胀和增长走势还有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但较上半年将显著放缓。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也表示,上述迹象表明,宏观调控偏紧的调子、态势不会放松,但货币政策可能会出现结构性调整,比如通过鼓励民间资本帮助真正做实业的中小企业融资,在结构上引导资金投向实业等等。

  彭文生则认为,政策微调将以财政政策为先导,主要体现为视增长放缓的程度,对投资项目的审批可能加快。

  本网视点:在新旧通胀因素的叠加作用下,我国通胀或将呈现“正螺旋”状态。从今年国家控制通胀的种种措施来看,虽然有一定成效,但物价还是以绝对的增长速度往上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一方面控制通胀,一方面加大对国民的通胀补贴。只要做好相应的补贴,通胀就让它通胀去吧,既然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通胀就是无法避免的。

上一篇:FMG集团2季度铁矿石产量同比增8%

下一篇:市场氛围逐渐转暖 买入保值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