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钢换帅 惊醒央企扩张梦

中钢换帅 惊醒央企扩张梦

来源:时代周报 编辑:豫言 2011年05月26日 08:01:58 打印

导读: 外强中干的中钢集团被问责,显示出重组的质量和效益将成为“十二五”时期业绩考核的第一指标,这也许能给中钢集团的同行带来某种启发。

  5月16日,中钢集团总经理黄天文被宣布免职。这或可从中国国企改革大局中得到解读。在地方政府的恭迎下,央企的无边界扩张已成为2011年的主旋律,但从监管层来说,李荣融退位后,中国国资委已调整了央企重组的目标。“外强中干”的中钢集团被问责,显示出重组的质量和效益将成为“十二五”时期业绩考核的第一指标,这也许能给中钢集团的同行带来某种启发。

  从央企明星到千夫所指,56岁的黄天文在被迫离开中钢集团之时,心里是否留有遗憾?

  在5月16日国资委宣布免去黄天文中钢集团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职务之前,黄天文经过七年奋战,留给中钢集团的是年收入超过1800亿元的巨无霸式企业集团并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业绩比起他2003年12月出任中钢集团总裁时暴增近15倍。然而,他同样也留下了无数严重问题,单是和小钢厂合作导致88亿元资金被占用的后遗症,已足令中钢集团焦头烂额。

  随着带有一定问责意味的免职令到来的还有对“中钢模式”的质疑。在黄天文主政下,以“大杂烩”起家的中钢集团一直在摸索创立全产业链式的钢铁服务发展模式,并一度成为国资委眼中央企改革重组的榜样。如今,这一模式正遭遇来自钢铁业界的不信任。

  黄天文免职或许可从中国国企改革大局中得到解读。在地方政府的恭迎下,央企的无边界扩张已成为2011年的主旋律,但从监管层来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退位后,中国国资委已调整了央企重组的目标。“外强中干”的中钢集团被问责,显示出重组的质量和效益将成为“十二五”时期业绩考核的第一指标,这也许能给中钢集团的同行带来某种启发。

  突然换帅

  在中钢集团公开宣布黄天文被免职四天后,国家审计署5月20日通报了对该集团及其下属单位2007-2009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结果显示,中钢集团在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经营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这个消息使得外界对于黄天文被问责的怀疑得到证实。但是,中钢集团新闻发言人、中钢股份董事会秘书李可杰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依然坚持此前的口径:“国资委副主任金阳在讲话中已经肯定了过去几年中钢集团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人事变动是由于工作需要。”李可杰表示,外界的种种猜测都不确实。

  现年56岁的黄天文属于副部级干部,尚不到退休年龄“红线”,而按照各方说法,中钢集团管理层早在5月13日已经知晓这一结果,但三天后才召开中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人事变动。

  根据公开资料,黄天文1978年8月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1986年7月获得美国塞顿霍尔大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五矿集团运输处副处长、处长,五矿国际货运公司总经理,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助理、副总裁。2003年12月,黄天文出任中钢集团总裁,并在2008年中钢股份成立后成为公司的董事长。至于其继任者、现年53岁的贾宝军,公开资料显示其于2010年3月从武钢空降至中钢集团。此前从2006年起,贾宝军是武钢集团副总经理,主要负责采购和销售工作。

  根据中钢集团网站的消息,人事变动后中钢集团的主要活动是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目前没有信息显示中钢集团会有新的变动或调整。在接受时代周报询问时,李可杰表示,人事变动不会影响中钢集团的发展,中钢集团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利用“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期抓紧发展壮大自己。

  而对中钢集团最近一两年的第一要务—整体上市来说,自去年通过国家环保部的环评后,此事似乎就没了下文。2011年1月,还在中钢集团总裁任上的黄天文曾乐观表示,中钢集团计划在3月前递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发行A股,并预计在6月前完成所有必需的审批手续。

  就上市一事,李可杰向《时代周报》表示,整体上市还在准备中,没有确切的时间表,不过“高层人事变动跟整体上市是两个性质的事情,黄总职务是国资委根据工作需要作出的决定,整体上市则是根据公司发展的情况准备的,所以不会产生影响”。

  祸起中宇

  据媒体报道,人事任免公布后,黄天文在唯一一次回应记者询问时曾表示,他不是因为有问题才被免职,而是工作需要,要进行岗位交流。尽管中钢集团和黄天文本人都在极力否认免职令的“问责”意味,但外界对黄天文主政中钢集团期间积累的问题依然频频热议。

  外界分析其被免职的主要原因是中钢集团在多年扩张过程中未能控制风险,导致内部管控不力、财务混乱。一位研究中钢集团多年的专家就此向时代周报表示,早在2008年他与中钢集团交流时就曾指出该集团存在资金控制风险,而显然当时的中钢集团高层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相视而笑回应专家的疑问。然而,黄天文最终还是栽在了内部风险控制这个坎上。

  引起这位专家注意的、首当其冲的是中钢集团与山西中宇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山西中宇”)的贸易往来。在中钢集团急剧扩张的第三个年头—2007年,两家公司签订了有效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钢将通过旗下的中钢钢铁包销五年山西中宇的产品。然而,山西中宇始终经营不善,2010年8月份,国家审计署发现中钢集团被山西中宇占用的资金已近40亿元。

  但这并不是中钢集团在扩张征途上失算的唯一项目。在与邯郸纵横钢铁合作上,中钢集团也采取了类似的合作模式,并垫付了巨额资金。资料显示,纵横钢铁在沧州黄骅港开发区新建的钢铁项目,2007年开始筹建,总投资160亿元,其中重要工程都由中钢集团负责承建。和山西中宇、纵横钢铁等中小钢企的合作,最终使中钢集团的88.07亿元资金难以抽身。

  中钢集团这些年来在海外投资的矿产资源也遭遇困境,比较典型的是2008年9月完成的对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Midwest Corporation)的收购。历时十个多月后,中钢集团当年终以13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将对方98.52%的股权纳入囊中。在中国铁矿石供应陷入巨大困境的情况下,这个被誉为中国企业首起海外敌意并购案的案例得到了国内各界的一片赞扬。其后据媒体报道,该项收购在2009年亏损9281万元,至今中钢集团也没有完全实现当初的规划目标。

  而根据国家审计署5月20日发布的报告,除被合作伙伴占用资金88.07亿元之外,中钢集团还存在其他很多资金问题。其中突出的几项分别是:中钢集团所属公司虚增销售收入19.82亿元;中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钢国际控股”)以佣金形式调节关联公司利润2.17亿元,代专业公司支付采购尾款594.4万元。

  中钢集团目前还未就如何解决国家审计署指出的资金问题作出表态。李可杰表示,山西中宇的问题中钢集团此前已经有公开回应。2009年,在无法收回预付资金的情况下,中钢集团不得不债权变股权,并委托唐山国丰贸易有限公司进行托管。此后,中钢集团一直在为山西中宇寻找下家。

  近日有报道称,山西中宇所在地政府方面表示,中钢集团和太钢关于重组山西中宇的谈判接近尾声,最多一个月就会有结果。不过太钢外宣部人士在接受时代周报问询时表示,不能确认此消息的真实性,目前关于太钢重组省内钢铁企业的事宜没有最新进展,“我们一直在照省政府的部署在推进。”

  “中钢模式”

  对黄天文而言,从出任中钢集团总裁到而今突然被免职,可谓成也“中钢模式”,败也“中钢模式”。

  中钢集团在2008年被国资委评选为国有企业十大典型,并得到官方媒体集中式的正面报道,也就在那时,中钢集团的发展战略被冠名为“中钢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还对此进行了专项课题研究。2010年,中国社科院出版《中国中钢集团公司考察》一书,又为“中钢模式”正名。

  按照黄天文的说法,“中钢模式”就是以“综合配套、系统集成”为主要特点,中钢集团凭借自身掌握的上下游资源优势为钢铁企业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具体到与山西中宇的合作,就是中钢集团上游为其提供铁矿石,下游负责其产品销售,钢铁企业只负责生产。而到与纵横钢铁合作时,中钢集团甚至连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工作也一一承接,并垫付了大量资金。

  黄天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钢集团摸索和总结出来的“中钢模式”“不仅目前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国际上也很难找到”,“中钢集团没有一家钢厂 ,不生产一吨钢,但我们为整个钢铁行业服务,所有钢厂都离不开中钢这样的企业”。

  凭借这样的发展模式,中钢集团在七年间也确实取得了爆发式发展。2003年营收仅130亿元的中钢集团,2010年营收已高达1860亿元。

  但是,外界从未平息对中钢集团发展模式的质疑。一位要求匿名的钢铁业资深专家对时代周报强调,他一直对“中钢模式”深表怀疑,中钢集团之所以能做大,完全是因为这些年享受了政府对国企的政策优势,同时也赶上了钢铁业发展的繁荣时期。

  这位匿名专家表示,中钢集团的探索值得鼓励,但对中国钢铁业这个利润率极低的行业来说,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各大钢企在上游原料和下游销售也都有自己的下属公司,中钢集团在拿不到外包的情况下只能去找小钢企合作,这也是它深陷泥潭的重要原因,所以说“中钢模式”不会成功。

  不过,2008年深入研究“中钢模式”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认为,黄天文被问责并不代表“中钢模式”的失败。宋华说,一定时期内中国钢铁业还无法完成自身的产业整合,这就为中钢集团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所以说“中钢模式”完全有成功的可能。“战略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只不过中钢集团在执行过程中对风险的控制力不到位才出现问题。”

  中钢集团最早成立于1993年,由四家公司合并组建而成,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钢集团先后兼并重组了7家行业龙头企业、108家公司,随后又关掉了40多家与链条不相符的子公司,并在2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和销售网络。在如此庞大而复杂的重组进程中,也许既是无奈也是灵感迸发,黄天文在整合重组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了中钢集团的发展战略方向并强势推广。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中钢集团主要是一家以铁矿石贸易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但实际上中钢集团已经形成了五大产业矿业、炭素、耐火、铁合金、装备制造。而根据黄天文此前透露的数字,中钢集团每年四五千万吨的铁矿石进口量在铁矿石进口市场占据的份额就达5%-6%。

  不过上述匿名专家指出,正是每年数千万吨的铁矿石贸易成为中钢集团收益的主要来源。这个“大杂烩”式的组装集团虽然营业收入逐年攀升,但利润率一直不高,最近两年人们只能看到中钢集团发布的营业收入却不见利润率数字。宋华教授对此指出,“中钢模式”的形成过程是在中钢集团通过重组各个独立的公司过程中形成的,消化起来自然代价比较大。

  重组之痛

  黄天文在任职后期对“中钢模式”弊端的思考已很明显。据宋华介绍,中钢集团早在两年前已经成立风险管理部门,以求分层次理顺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中钢集团在2010年也正式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环保列为集团的战略新兴产业,力求摆脱对钢铁行业的单纯依靠。

  宋华同时认为,虽然黄天文被免职,但中钢集团应不会否定“中钢模式”。而从监管层面来说,显然国资委也在加强央企重组过程中对风险控制问题的关注。

  2011年开始,外界注意到,央企的无边界、无主业对接式扩张已成为一种风潮席卷全国各地。这是在前两年纠结了无数疑问的“国进民退”之争后新一轮的“圈地运动”,这一次是地方政府和央企联手推进。

  从去年年末开始,贵州、甘肃、广东、山西、安徽等省份都利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契机,力求抓住与央企合作发展的机遇,纷纷签署各项协议,吸引资金。央企或国企全国性的扩张狂潮不但使国有资本没有收缩战线,反而几乎延伸到了国民经济的全方位领域—上至原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开采,下到服装鞋帽生产销售。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的研究,396个国民经济行业类中,国有经济涉足380个行业,行业分布面达96%。

  专家指出,正是在这种扩张狂欢背景下,央企重组过程收编的企业很多属于不同的领域,管理风险加大,而很多央企的风险控制机制都集中在总部,对地方二、三级公司控制力不够,这等于埋下了定时炸弹。

  根据国家审计署5月20日发布的报告,央企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巨额投资亏损令人触目惊心:中石化累计超过6个亿,三峡公司10.68亿元面临损失,南方电网旗下广西电网公司超过1.29亿元,招商地产1.08亿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铝集团对铁矿石巨头力拓的投资,当初花费约140.5亿美元巨额资金买入12%股权后,不但未能获得董事会席位,相关股价也未能回到从前水平从而导致中铝的投资亏损。

  另一方面,2010年8月中国国资委掌舵人正式变更,原主任李荣融光荣退休,王勇接任。李荣融管理国资委期间,对央企重组采取的是减少企业数量的策略,整合目标是缩减到80家左右;而王勇上任后,在2011年这一“十二五”开局之年,外界发现国资委开始强调央企重组发展的效益和质量。王勇在今年“两会”期间曾明确表示,新一轮央企重组改革不以数量为目标,更看重的是整合后企业的质量。

  黄天文被免职后,曾有内部人士指出,此前因为中钢集团是国企先进典型,其爆出资金问题后在国资委内部也曾看法不一,而此番黄被免职,中钢集团资金问题只是一部分原因,国资委内部管理思路出现变化更是重要原因。若如此理解,中钢集团或可为那些急欲扩张的央企的“前车之鉴”。

上一篇:经合组织:中国通胀明年或缓解

下一篇:塔塔钢铁第四财季净利润同比增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