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十二五”山西肩负四项基本任务

“十二五”山西肩负四项基本任务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管理员 2010年12月30日 13:19:14 打印

    

  “十二五”将是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山西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分配调整等宏观问题需要用新思路、新方法来解决,而与此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将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日前,山西省统计局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就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等多个方面,用数字化对

  山西“十二五”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根据我省过去经济发展的实践及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十二五”时期将是我省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期间,将引导我省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进入实质性转化阶段,城镇化率也将发生质的转变,城镇人口将成为山西人口的主体。具体看,“十二五”期间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四项基本任务。

  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侯正平说,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经济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山西经济从整体上讲,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山西仍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省份,“十二五”时期仍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

  以2009年数据为例,山西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山西的城乡居民收入、人均消费水平等都远不及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将是山西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山西形成了以煤炭、炼焦、冶金、电力为核心的传统产业,这四大传统产业占我省工业比重的80%以上。但由于受资源、环境条件的限制,这四大传统产业未来的增长空间不大。

  侯正平说,我省煤炭、炼焦产业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在一个“五年计划”期内产值实现翻番了。而能够有效替代传统产业的机械、化工、医药等产业当前的规模还太小。因此,要实现山西经济在“十二五”时期的高速增长,替代产业必须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这就要求在政策方面给予超常规的优惠和扶助。

  “十二五”将是我国城乡体制发生质变的时期,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居民收入等战略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期。我省目前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关键期。“十二五”时期,我省城镇化率每年要提高1.8个百分点左右,五年力争有3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形成3000多亿元投资需求,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

  侯正平说,“十二五”我省将实现由农村人口为主导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导的人口结构,城镇化将带来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给经济管理工作提出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用新的思路和方式引导和解决。比如:要准确把握城镇化演进规律,以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三规合一”引领城镇化建设,以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创新园区支撑城镇化建设,以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推动城镇化建设,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

  党的十七大以后,提高“两个收入比重”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实现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这必然加大山西“十二五”时期分配结构调整的压力。

  据侯正平介绍,在GDP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居民收入比重的上升意味着企业和政府比重的下降,这种下降对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增长是有一定负作用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山西经济的高增长是在居民收入低增长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方式客观上加大了企业和政府的财力,起到了推动经济扩张的作用。在“十二五”时期必须补偿这方面欠账,在转型发展前提下,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将是山西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

  

上一篇:重点工程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下一篇:2010年钢材市场年度报告及2011年钢市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