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全球救市将影响大宗商品市场

全球救市将影响大宗商品市场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豫言 2011年12月08日 08:07:43 打印

导读: 愈演愈烈的欧美债务危机,引起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再次衰退的担忧。全球再次集体“救市”,将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向。由于缺乏其他有效手段,“救市”过后流动性泛滥的副作用,势必推高大宗商品价格达到新的高位。

  全球救市致流动性泛滥 大宗商品价格或创新高

  愈演愈烈的欧美债务危机,引起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再次衰退的担忧。全球再次集体“救市”,将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向。由于缺乏其他有效手段,“救市”过后流动性泛滥的副作用,势必推高大宗商品价格达到新的高位。这是避免陷入经济危机的必要成本与代价。对此,需保持高度警惕。

  全球“救市”与中国处境

  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使得世界经济再次衰退的风险不断增加,救市成为必要选择。

  1.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全球救市成唯一出路

  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些国家有还不上债的危险。比如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由于上述国家债务评级不断下调,其后续告贷越发困难,“硬性债务违约”只是迟早事情。如果这些国家还不上债,其风险外溢,势必导致欧元区金融体系与世界金融体系重大冲击。而最糟糕局面,将是欧元区解体,包括欧元成为“废纸”,这一定是世界经济的重大灾难。

  二是消费过度萎缩的危险。有些国家,虽然理论上不至于还不上债,比如美国;有些国家,虽然财政赤字与债务余额尚未达到最危险程度,比如英国、法国等,但其共同点却是要紧缩开支,增加帨收。消费者与政府一齐捂紧钱袋,由此引发消费能力严重抑制。消费是经济增长发动机,消费的紧缩过度,会使得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更危险的是,当前世界经济所面对的有可能是上述两种危险一起到来,效应叠加。如果任其发展,恶性循环,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比严重经济衰退还要糟糕的局面——即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全球性的社会动乱。

  为了避免这种灾难局面出现,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准备联手“救市”。即使为此支付很高代价也在所不惜。近期美联储和其他主要西方国家央行采取联合行动,显示的就是这种决心。

  2.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如果真的发生严重衰退,中国当然不能独善其身。除了世界经济衰退会严重冲击中国出口贸易以外,还在于国内需求趋势也不理想。最新公布的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经进入了50荣枯线下方。

  与此同时,在中国三大攸关产业:制造业、建筑业与出口行业趋势都不乐观的情况下,如果相关部门继续固守紧缩政策,那么经济“硬着陆”将难以避免,即经济增速掉到7%以下。因此,尽管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速依然令人羡慕,但同样不可掉以轻心,需要采取前瞻性刺激措施,防范经济增长“旱涝急转”。

  开动印钞机成为全球“救市”主要手段

  全球“集体救市路线图”应该是对症下药,消除引发世界经济更严重衰退的上述两大风险。当务之急是解决一些国家还不上债的问题。比如希腊、意大利等国家,避免出现硬性债务违约,风险向核心国家蔓延,尤其是防止欧元区崩溃。

  其次是要避免消费紧缩过度、过快。虽然西方国家的高福利政策不能持续,需要进行改革,但其调整需要一个较长时期,不能一蹴而就。也就是说,增收节支不能过度冲击正常消费。否则,不仅会引发国民强烈抗议,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增长失去稳定基础;还在于一些国家欠债太多,即使全部收入用来还债,也要数年之久,而经济增长却不能等到数年之后。

  只有化解上述两大问题,才能够避免世界经济更严重衰退,甚至是前所未有大萧条。而在现有条件下,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除了开动印钞机,继续印刷钞票外,并无其他更有效手段。一方面,印钞可以解决欧美一些国家借新债还旧债问题,避免硬性债务违约,延祸其他核心国家,导致整个体系崩溃。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支付手段,减缓开支紧缩程度,保障经济增长所必需的消费开支,包括政府开支与个人开支两个方面。

  当然,解决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问题,解决一些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问题,也可以通过发行更多债券,向财政盈余国家与跨国公司告贷解决。但问题是,这些国家财政赤字与债务余额巨大,国债前景展望负面,缺乏投资保障。受其影响,新兴经济体国家与跨国公司谁也不愿意出资购买债券。美联储也表示,对于欧元区债务问题爱莫能助。这就是G20峰会上没有一个国家承诺直接注资欧洲金融稳定机构的主要缘由。所以欧债危机解决,最终还是依靠欧洲自己,主要是欧洲央行购买债券解决。

  与欧元区国家不同,美联储可以依赖至今仍存的美元霸权地位,通过美联储购买国债券的方式,开动印钞机解决资金问题。而且这也是美国政府最愿意实施的方案。

  由此可见,欧美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除了依赖央行购买国债,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外,并没有其他出路可供选择。据此预测,今后美联储将会推出一系列量化宽松措施,直到经济重新进入增长、失业率达到合理水平为止。而欧洲央行购买欧洲债券,也会成为欧洲国家债务问题的最后解决手段。

  印钞结果将继续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世界主要经济体一起开动印钞机的结果,当然是流动性大量进入市场,稀释既有物质财富,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国际市场石油、矿石、金属、农产品等行情趋势依然震荡向上,相继越过前期高点,比如石油价格会突破150美元/桶,铁矿石价格会达到200美元/吨。据此推断,我们正处于全球严重通货膨胀的前夜。

  大宗商品价格对于下游商品价格具有很强的传导作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继续震荡向上趋势,将使得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有增无减,推高下游PPI与CPI水平。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2011年全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涨幅达到20%左右。虽然前段时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因为“双债危机”恐慌气氛蔓延而有跌落,但很快出现强劲反弹。其中纽约原油期货价格重新回到100美元/桶以上。初步预计,2012年中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平均价格涨幅将在10%以上,CPI涨幅在4%以上,PPI涨幅在5%以上。

  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今后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呢?

  1.扩大内需,防范可能到来的最糟糕局面。无论欧美债务危机如何解决,中国都会遭遇趋向恶化的外部运行环境,还有可能遭遇国内攸关行业——制造业与建筑业的超预期下滑冲击。预计2012年上半年,中国的内外需,尤其是外贸出口形势更为严峻。为此,必须采取系列措施,努力扩大国内需求,防范可能到来的最糟糕经济局面。

  努力扩大内需,应对出口形势恶化,中国还有很大空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提供一个较好民生与经济增长空间。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强调生产建设,对于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留下了巨大历史欠账。要面向这个最旺盛需求,投入几十万亿资金进行环境保护建设,逐步使得中国空气、土地、水资源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打造出一个强大的环保装备产业,提供几百万、上千万个工作岗位。要将其视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2.提高物价上涨容忍度,坚持保增长首要目标实现。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各国迫在眉睫的最大威胁不是通货膨胀,而是更严重衰退,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两害相权取其轻”,保增长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况且,现阶段中国的物价上涨,更多地属于经济失衡所导致的结构性成本上涨,具有长期向上趋势,绝非我们单方面紧缩需求所能解决,反而会引发更多、更严重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提高一段时期内的中国物价上涨容忍度。要将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回归到“保增长”上来,同时兼顾物价过快上涨问题。

  应当指出的是,目前仅靠货币政策微调,力度不够,难以驱散恐慌阴霾,扭转生产经营者与投资者信心不足局面。因此需要提高政策宽松力度。比如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贷款利率,鼓励首套房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大规模进行环境保护建设等。

  3.用好外汇储备,千方百计获取更多资源。今后的时代,依然是一个“资源为王”的时代,是一个资源不可复制,钞票可以大量印刷的时代。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行情短期回落,改变不了长期货紧价扬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切不可奢谈什么大宗商品市场拐点,一厢情愿地豪赌所谓风水轮流转。因此,中国有关部门与企业,要制定全球资源布局的长远战略。要借助于现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千方百计走出去,尽可能多地购买大宗商品资源,包括资源权益与资源产品两个方面。这也是实现中国外汇储备多样化、实物化、资本化、权益化,避免严重价值损失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钢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不再提高装备标准

下一篇:商务部:中国从未操纵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