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PMI回落,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受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贷款需求下滑是顺理成章的事。市场普遍预期5月份的新增贷款会下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的新增信贷预计在6000亿左右,全年的7.5万亿的信贷投放比例是3:3:2:2。
银河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郝大明认为,5月的新增信贷6394亿元,全年按季度的信贷投放比例是4:3:2:1。
郭田勇表示,银行投放的信贷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上,如今,国家在下大力气进行房地产调控和清理地方融资平台。银行两大主要项目信贷量压缩,内生需求不足。
从今年前五个月新增信贷量来看,一月1.39万亿,二月7001亿元,三月5107亿元,四月7740亿元,五月预计6000多亿,已经达到了4万亿,占全年7.5万亿的目标的53%。
郝大明表示,由于现在经济下滑速度很快,今年下半年信贷投放很可能会放松。去年上半年7.37万亿,占全年的76%。前5个月4万亿,占53%,要达到7.5万亿的75%,还要1.6万,上半年贷不完,估计一万亿到下半年。此外,虽然今年全年的信贷目标是7.5万亿,但是超过这个量的可能性较大。
2009年新增信贷创出9.59万亿的天量,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是支持信贷增长的主力。2010年,新增信贷的目标是7.5万亿,而前五个月的新增信贷量就已经超过50%,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对今年的新增信贷量有多大影响?
郭田勇表示,目前,银行信贷主要是内生性需求不足,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对银行信贷投放影响不大。
据监管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占一般贷款余额的20.4%,全年新增贷款3.05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一般贷款的34.5%。
地方负债率的迅速攀升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隐患。严控地方融资平台新项目贷款目前也成为监管当局的第一要务,今年,国家下大力气清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明显减少,而且新增贷款主要是用于支持去年已经启动的项目。
郭田勇表示,今年银行信贷的重点是在控制信贷非理性增长的基础上,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机制,加大信贷资金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
郭田勇指出,从银行自身风险的角度来看,今年银行在投放信贷时,需降低自身业务的同质化程度,严格控制大额授信集中度风险,将信贷风险的集中度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遵循风险分散化的原则。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潜藏的风险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重视,加之去年政府融资平台总体负债率较高,今年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会比较审慎。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在不断进行调控,今年总体上投向中长期贷款的资金会有所下降,但是保持经济增长需要有一定量的信贷资金支持。
前不久,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还强调,严守风险底线,有效管控银行业突出风险,尤其把整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市场等作为关注重点。据悉,目前,银监会“四步走”的方针已经确立,对地方债的彻查活动已经开始,7月就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