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产业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兴产业,由中国两院院士评出包括绕月工程在内的全国十大发明中,仅有的两项煤化工技术均落户新乡,为我市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机遇和条件。随着河南煤化集团中新化工在新乡煤化工基地大规模开发和建设,我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在中原经济区中崭露头角。
我市煤化工企业众多,产业基础较为雄厚。现有规模以上煤化工企业12家。目前全市甲醇产能近200万吨、合成氨能力180万吨、化肥产量达到380万吨以上,均占全省总量的l/4以上。我市60万吨苯乙烯产品装置单套生产能力全国第一,产品填补省内空白。中新化工甲醇项目采用航天科技集团与永煤集团联合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HT-L干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工程将成为国内煤化工领域采用航天炉技术及整套装置国产化的示范项目。初步形成了煤-甲醇-烯烃-聚合物产业链,正在加快发展甲醇-BDO(1,4丁二醇)-四氢呋喃-PTME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氨纶-下游纺织产品产业链,力争形成中西部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
另外,我市是豫北地区新兴的煤炭资源城市,煤炭资源井田面积达430.44平方公里,煤炭储量为37亿吨,加上新乡周边河南煤化集团矿区,煤炭资源储量近60亿吨,年总产量1500万吨左右。仅获嘉县境内煤炭储量达8亿吨,煤层气储量达100亿立方米以上。而且我市是晋煤的重要用户,每年输煤入新总量在1500万吨以上。水资源方面,新乡煤化工基地可以直接取用黄河水。另外,南水北调中线(获嘉指标2000万立方)、河南煤化集团赵固矿区丰富的矿井涌水(每年7500万立方),为我市做大做强煤化工基地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我市持续不懈地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永金化工投资26亿元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预计在全省同类项目中第一个建成投产。中科化工总投资80亿元的180万吨甲醇深加工一体化项目,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签订了1.15亿元的DMTO(甲醇制取低碳烯烃)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目前正在进行环评。新乡化纤总投资6.8亿元的年产1.2万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预计近期建成投产,可新增销售收入8.8亿元,利税2.9亿元,延伸现代煤化工产业链条。河南金山集团累计投入技改资金10亿元,产能由10万吨扩建到40万吨的纯碱项目,引入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不冷碳化专利技术,对生产系统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同时生产重质碱、三聚氰胺等配套产品。心连心化肥总投资30亿元年产80万吨尿素项目,正在进行土建工程,3年内将形成200万吨尿素、100万吨复合肥、30万吨甲醇的生产规模。
没有资源,现代煤化工产业将举步维艰。我市未雨绸缪,不断加快推进资源开发。河南煤化集团赵固二矿已竣工投产。矿井设计年产量180万吨,服务年限55.5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6亿元、利税6亿元。同时积极做好新煤矿的勘探工作,加快中联煤层气公司煤层气开发项目进度,力争在获嘉县设立2家加气站。依托新月铁路货运复线,积极推进获嘉县大型煤炭物流中心建设。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项目一期用地约200亩,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大型铁路货场、物流仓库、铁路专用线等。目前项目选址已拟定,并确定了初步方案。
大思路出大成效。我市将依托本地煤炭资源、煤层气资源,以及装备、交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谋划“大煤化工产业”, 把新乡现代煤化工基地打造成我国中部地区的煤化工产业自主创新技术示范基地,突显产业链条上的“先行区”、高新技术上的“前沿区”、现代煤化工产业上的“示范区”,成为全国门类最全、技术最先进、链条最完整、实力最强的现代煤化工基地。
据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加大煤炭、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市煤炭产量达到3000万吨,煤层气年抽采量达到5亿方以上;依托新月铁路晋煤、蒙煤外运专线,加快推进大型煤炭物流中心建设,打造豫北地区最大的煤炭发运、中转、销售集散地;不断延伸和扩大煤化工产业链条,形成以乙二醇、甲醇制烯烃和氨纶上下游产业集群为核心,以煤化工核心技术国产化为特色,以烯烃后加工和氨纶上游产品为延伸的煤基-甲醇-乙二醇、甲醇-烯烃-聚合物、氨纶上游及下游产品、煤层气-低碳化合物等多种形态、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产业链格局,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现代煤化工生产体系;以我市化工装备企业集团相关骨干企业为主,建设国内重要的煤化工装备基地;争取中科院煤化工试验示范基地落户新乡,使我市成为中科院高新技术小试、中试和产业化基地;争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河南煤化集团共同筹建新乡市煤化工技术研究院。“十二五”期间,谋划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500亿元。力争“十二五”末,全市煤及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保持年均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