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国际铁矿石巨头乐于加速产能扩张的同时,中国对铁矿石的供求关系却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中国矿业联合会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产矿数量预计达到15亿吨,我国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将回落到42%左右。同时,随着近年来国内企业加快“海外找矿”的步伐,预计未来我国权益矿的产能将从目前的0.9亿吨增加到2亿吨。今年,我国海外铁矿石权益矿数量预计达到1.1亿吨,比去年增长22%。
在国内需求方面,行业专家周国成预测,由于2011年公路建设投资增速下滑以及汽车行业增速开始调整,预计今年我国钢铁需求增长速度不超过7%。
以处于钢铁产业链下游的汽车行业为例,由于购车税收优惠、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有序退出,以及北京市限购政策效应逐渐显现,预计2011年国产汽车产销增速将达10%~15%,明显低于去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长。
综上所述,与国际铁矿石巨头的“信心满满”不同,中国钢铁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海外权益矿和国产矿快速增长,加上当前居高不下的铁矿石库存量,中国铁矿石市场的供求关系有望提前出现“逆转”。据统计,目前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高达8846万吨,创历史新高。
“指数化”定价对策有待制定
2010年以来,从年度长协价格到季度定价,再到月度定价,国际铁矿石买卖越来越接近现货交易,其价格的指数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当前的铁矿石价格已经从去年的128美元涨至170美元以上。
业内专家指出,铁矿石指数价格由于受到实体经济和金融属性的双重影响,已经具备投机性特征,容易被人为操控,导致铁矿石价格无法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刚刚上任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在这次会议上透露,中钢协将研究铁矿石价格指数化给钢铁企业带来的风险,并进一步制定相应对策。
王晓齐认为,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一方面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其中受游资人为炒作的因素不容忽视,已经严重影响到钢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他同时呼吁,矿石供应商、钢厂以及贸易商应该通力合作,避免铁矿石价格波动明显带来的产业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