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博会即将在并启幕,虽然大会只有短短三天的议程,但围绕这三天,太原付出了百倍努力,相应的,收获也会很多。短期内,是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影响力的扩大;长期来看,城市与文明和现代接轨,产业格局实现转型,都可以说与中博会的举行密切相关。
对于"工业立市"的太原来说,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一流新兴产业基地更显得尤为急迫。过去几年,我市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的不利局面,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投资严重不足,大项目少、好项目少,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借助举办中博会的有利契机,今年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9月2日,中博会太原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达六千多亿元,项目数与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投资总额相当于前五届的总和。如果所有签约项目都能顺利落地,将彻底扭转我市投资不足、发展后劲不足的尴尬局面。
有所为,有所不为---让比较优势成为绝对优势
投资、消费、出口,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元亮眼中,在消费和出口方面,太原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热点和增长,只有投资拉动才是我市经济进一步又好又快增长的有效手段。
市商务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在此次中博会签约前期工作中,对报送的项目进行会审的要求非常高,对不符合国家产业要求、不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之内、环保不达标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项目质量高是本次签约活动的一大亮点。
本届中博会,我市签约合同项目或协议项目中,工业类项目共计54个,投资总额1416.7亿元。其中工业制造类项目25个,投资总额769.8亿元,占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的35.4%。其中,不乏大项目、好项目。许多大项目处在产业链上游,实施后将极大地带动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本次签约新兴产业项目颇多,投资30亿元、年产100万套电动车电机项目,总投资9400万元的山西久远银海软件华北生产研发基地、总投资26亿元的东太物流工业园项目、轻量化设计与年产10万吨镁合金深加工项目等,都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项目,实施后将会极大地改变太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素质。
新兴产业门类众多,建立具有太原特色的新兴产业格局才能为城市发展赢得先机。刘元亮认为,选择目前我们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不锈钢及深加工、镁及镁合金等新材料产业,做出专项规划,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等难题,让比较优势成为绝对优势,是我市产业转型的一条可行之路。
先行先试--- 新兴产业还需大力扶持
本届中博会签约工业项目投资额大,项目多,表明工业投资仍然是全市经济的大头,工业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签约合同项目和协议项目中,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48个,超过半数。其中有北京凯翔龙城飞艇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大飞艇研发制造及配套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亿元;阳煤集团投资的清徐化工新材料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43亿元;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太原中关村电子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80亿元。
作为南部新城的经济引擎,国家级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9年实现50%以上高速增长。富士康、长安重汽、中国电科、太重煤机、三一重装、青岛啤酒、蒙牛乳业……在这些新兴产业龙头的带动下,我市产业转型大幕正徐徐拉开。
围绕我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带来的重大机遇,先行先试也将是我市工业实现转型跨越的捷径。刘元亮介绍说,综改区是个大政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而先行先试就是要害所在。在他看来,对企业来讲,先行先试就是要有超常规的、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优惠,这样才能赢得企业的青睐,共同投资太原、发展太原。
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和镁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旅游中心、国际性的专业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到"十二五"末,在"三个一流产业集群"和"四个中心"的呼应下,太原必将迎来产业转型后的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