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开的全省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工作会议上提出,山西省首个限价商品住房项目有望年内在太原开工。紧接着,我市公示《太原市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规划3年内要建设限价商品房145.22万平方米。无论是山西省,还是太原市,均是首度提出建设限价商品房。
“2009年一年,很多工作和项目都超过了计划,但有一项却没有实现计划,就是保障性住房。”不久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在2010经济学家年会上说。
据了解,2009年,太原市保障性住房开复工达到311万平方米,而竣工只有88.5万平方米。而且近年来情况均是如此,每年保障性住房的竣工量都大大少于开工量。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选择新的保障性住房实现模式——— 限价商品房,又能否避免这样的尴尬呢?
利益折中的选择
现有保障性住房实现模式,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之所以开工多、竣工少。其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利益问题。比如我市单独选址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其用地由国家划拨,利润率必须控制在3%以内,税费优惠,还免收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零地价、低税费令颇依赖于“土地财政”的政府对之有所保留,而低利润率又令开发商对之退避三舍。廉租房情况也如此,以致于我市至今尚没有单独选址的廉租住房项目,均是在一些项目中配建,如在马道坡棚户区改造、太重玉河街棚户区改造、省四建柏杨树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中都配建了不同数量的廉租房。
而限价商品房则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有所不同,它是介于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之间的住房供应方式。一方面,它具有保障性住房的性质。就我市来看,既不够经济适用房申购条件,又买不起普通商品房的中等收入者规模相当庞大,限价商品房对其吸引力相当大。另一方面,它又能兼顾政府的土地出让收益。因此,虽然限价商品房在保障性和收益性两方面都打了折扣,但仍不失为各方利益折中的一种选择。
家庭新的青睐对象
受国家密集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影响,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市场陷入萧条,成交量急剧萎缩。以5月底召开的“2010太原市第12届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为例,5天时间其成交量仅为342套,相比2009年的1376套尚不足“零头”。而在调控继续、后市不明的情况下,我市普通商品房的萧条之势很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那么市场的刚性需求自然要求其他房屋“补位”,而限价商品房则可能成为庞大中等收入家庭的青睐对象。
就开发商而言,如果普通商品房持续“有价无市”的话,其首选的回旋方式也将是限价商品房。记者了解到,北京离市中心最近保障性住房项目——— 郭庄家园中的限价商品房限价为7500元/平方米,而同一项目中的普通商品房价格为18600元/平方米。其巨大的价格落差令人怦然心动。而据该工程负责人介绍,限价房的利润率为10%—15%之间。虽然利润率相对普通商品房而言低了点,但优势其实还是有的:一、成本好控制,甚至是固定成本;二、资金回笼快,周转迅速;三、保障房是政府大力扶持的项目。
北京现在的情况也许就是我市将来要遇到的情况。建设限价商品房,无论对于山西还是太原,都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是否能全部给予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所享有的优惠政策也未明确。由此可见,限价商品房或许将成为我市未来几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新亮点,当然,其发展将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