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始,连续5年向全省低收入农户每户免费送1吨优质取暖煤,这是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农民对此拍手叫好。眼下已是隆冬,取暖煤是否送到农户,调查发现——
为解决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问题,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连续5年向全省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每年免费供应1吨优质取暖煤。消息传开,乡村沸腾。而此事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涉及到企业和地方如何衔接,怎样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何保证煤的质量,运煤通道是否畅通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把取暖煤及时送到农户。
落实怎么样 群众心里有杆秤
“石楼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解决民生问题,心有余力不足,冬季供暖就是其中之一。汾西矿业集团贺西煤矿给我县送来了2.34万吨煤,解决了贫困乡镇的冬季采暖问题。”11月22日,石楼县领导将绣有“汾西恩情泽千里,石楼厚谊存万户”“送煤上门知恩情,合同五载暖民心”的两面锦旗分别送到了汾西矿业集团和贺西煤矿。当地农民激动地说:“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现在你们给我们送煤上门,既暖了我们的家,也暖了我们的心。”
“给我们农民免费发放取暖煤,从省里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关心,层层抓落实,真是民生工程暖民心。”11月21日,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63岁的郭目林告诉记者。尽管已是寒风瑟瑟的冬季,但记者在该县的一些山村采访,到处洋溢着群众的笑脸。64岁的原国兴是该村经济最困难的低保户,他和因病常年卧床不起的老伴借住在别人家里。政府今年冬天免费给他家送来1吨煤,对他们来说真是雪里送炭,老人感激地给记者说:“我对政府真是感恩不尽。”
“听说政府要给我们发取暖煤,但只是闻声,不见煤影。”“政策是好,但谁知道给不给?”“我们这儿比别的地方都冷,不给发煤,只有受冻。”11月22日是个晴天,中午记者在陵川县平城镇南街村和北街村采访时,寒风飕飕,路上的行人都穿着棉衣,有的还捂着面部或耳部,农民们都眼巴巴地盼着政府免费发放的取暖煤。该镇北街村94岁的赵方寒老汉,躺在破旧寒冷的小屋里,用断断续续的声音,一遍遍告诉记者,“不暖和,不暖和。”村民的怨言和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截至当天,陵川县的12个乡镇,只给两个乡镇的农户送到了1万吨取暖煤。该县6万多农户全部是低收入农户,加上县城周围的供煤,共需要7万吨取暖煤。该县地处太行山南麓最高端,属于高寒山区,晚上已经开始结冰。
11月17日,永和县城关镇榆林村村民打电话反映,该县地处吕梁山区,入冬以来,气温一直偏低,白天最高温度只有四五摄氏度,晚上0摄氏度以下,很冷。村民只是听说政府要给发取暖煤,但一直没见踪影,就有各种议论:“还不知给不给?”“县上说话不算数。”“是不是有人把钱捞了,不给咱们了?”
11月27日,广灵县南村镇庄头村村民反映,他们村不按省政府规定给低收入农户发1吨煤,而是发300元,市场上1吨煤要八九百元,这钱根本买不到1吨煤。他们说,省里的政策非常好,但下面落实不好。
11月29日,兴县瓦塘镇一位赵姓村民反映,他们镇里给农户送的煤质量不好,就通知不愿意要煤的每户发200元。他说:“政府给全省低收入农户送温暖,我们这里为什么要打折扣,我们怎么就感觉不到1吨煤的温暖?”
落实难不难 真心作为是关键
9月23日贺西煤矿接到给石楼县供煤的任务后,立即成立了领导组。由于石楼县运力有限,该矿组建了献爱心车队,责成运销科具体负责运输事宜,并以最快的速度办妥了相关手续。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和石楼县协商,就煤源煤种、运输线路、运输车辆、交接方式等达成了共识。石楼县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组,组建了由多家单位参加的供煤办。双方竭诚协作,短时间内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阳城县把给低收入农户送煤的民生政策惠及到所有农户,到11月20日前,给全县139252家农户全部送上了优质煤。该县领导把落实省政府给农户供煤的政策抓得紧。10月18日,县委、县政府就召开了落实会议,强调要不折不扣做好群众越冬供煤工作,要保证质量和数量;规定由县14家煤炭企业对接供应;煤矿在供应农户取暖煤任务完成之前,一律不许外销。县里成立了领导组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协调、组织和安排,当天下午各煤矿就开始落实。河北镇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但给农户发放的取暖煤在10月28日就送到了农家。
陵川县领导解释给农户供煤迟缓的原因是,该县煤矿煤质不能达到省政府要求发放取暖煤的质量,需要从外面调运;晋城市下发落实给农户送煤的文件到达该县较晚。但记者经过深入了解,发现该县工作主动性不够,落实行动迟缓是主要原因。省政府给低收入农户发放取暖煤的政策早已出台,该县领导明知本县煤质达不到要求,一直没采取行动,等到10月28日,才给晋城市打报告要求协调外运煤。晋城市协调由晋煤集团给该县供煤的文件11月3日下发,11月9日陵川县才和晋煤集团签订了供煤合同。但就在晋煤集团准备送煤时,该县又给晋煤集团紧急打招呼,村民委员会选举开始了,无人管事,先不要送煤,免得出问题。一直拖到11月18日,晋煤集团才能给该县送煤。
运输道路畅通与否,企业和地方能否沟通好,是能否及时给农户供煤的重要因素。
10月23日,贺西煤矿开始给石楼县送煤,先是由于冬季交通高峰期,石楼县又地处吕梁山区,道路比较狭窄,以致运送时间长、效率低。贺西煤矿和当地交警队协商,很快解决了运输问题。紧接着,原计划是运输车辆将煤送到石楼县供煤办指定地点,但由于石楼县运力有限,供煤乡镇比较偏僻,农户无法及时使用。为了把好事办好,贺西煤矿负责人要求所有运煤车辆,必须把煤送到低收入农户家门口。由于组织得力,调度有方,11月13日,贺西煤矿给石楼县全部农户送到了煤,提前2天完成了任务。
而运煤道路不畅,则延缓了晋煤集团给陵川县农户供煤的速度。省政府要求对拉运农户取暖煤的车辆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运输通畅。但11月22日,记者在晋城市到陵川县70多公里的路上看到,沿线有七八个摄像头,几处提示限速是40公里/小时。记者了解到,从装车到把煤运到陵川县,70多公里路要跑七八个小时,除了陵川县山路难行外,还有限速太多的原因。由于陵川县境内道路的限制,运煤车都是23吨的卡车,就是昼夜不停,还需10天左右才能给陵川县全部农户送到煤。晋煤集团担心,像这样的速度,一旦下雪封了路怎么运煤?23日,记者把道路限速太多的信息及时传达给陵川县领导,希望他们尽快协调。28日,陵川县的一场雨,又给送煤之路添了堵,陵川方面传来消息,估计全县农户取暖煤送达可能要延迟到12月中旬。
取暖煤的质量如何,数量是否足够,是农民群众衡量送温暖是否到位的一把尺子。
在阳城县,本网查看了河北镇孤堆底村村民王爱萍家领取的取暖煤,核桃大小的颗粒比较多,色泽黑亮。屋内的铁炉冒着蓝色火焰,她高兴地说:“政府送来的煤质量好,耐烧,发热量应该在6000大卡以上。”王爱萍由衷地感慨:“想不到政府对我们照顾得这么好啊!”随后,记者来到六甲村,查看了多家农户的取暖煤,煤质和孤堆底村的一样好,村民众口夸赞,政府送的煤质量特别好。阳城县给农户供煤时层层严把质量关。每个对口供应的煤炭企业都和村子联手把质量关和数量关。煤矿每天化验煤质,各村派人到煤矿监督,从煤质的检测到装煤上车,直至押运回村,全程都有村民跟踪。
在给农户供煤时,一些企业也充分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尹家沟煤业有限公司负责供应阳城县东城办、东冶镇、凤城镇3个乡镇的农户煤。该矿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近期煤矸石含量高达50%以上,灰粉大,为了确保给农户供好煤,他们就租用了5公里外的一家洗精煤厂,通过洗煤、选煤和甩干,费用全部自负,最后把发热量达到5300大卡—5800大卡的优质煤送到农户家。贺西煤矿是主焦煤,不适合用来取暖,煤矿就和100公里外的另一家煤矿置换热量达5000大卡以上的优质煤,送给石楼县农户。该矿矿长姚宝珠告诉记者:“承担社会责任,我们企业毫不含糊。”
还有个别地方给农户供的煤煤矸石含量高,灰粉大,数量不足。临县三交镇任家坪村、正坡村、正街村村民反映,他们是贫困老区的百姓,听说政府给送煤的好消息后,乡亲们都非常高兴,感觉到党和政府对革命老区的百姓是真关心。可是等到11月初发放取暖煤时,大伙儿的心都凉了半截。任家坪村村民委员会明确告诉村民每户发放半吨煤,村民发现其中10%是煤矸石。正坡村、正街村等村给村民每户发放0.6吨煤。村民们问,他们那里一吨等于1000斤吗?
能否落实好 办法总比困难多
省政府规定,给农户送煤的运费由地方政府配套,但有的地方便将运费摊派到农户,由农民出资,县、乡统一运输。如:天镇县经济贸易局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收取每户125元运费,有的乡镇还将运费加码到每户140元或150元。
据了解,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县,因为财政困难,巨额运费对他们是不小的压力。像陵川县领导就为600万元的运费发愁。而贺西煤矿负责人看到石楼县拿出300万元运费确实困难,就由企业补贴了所有运费。
有人建议走群众路线。政府给农户免费送煤这样的好事,让农民参加,把好事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像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县,深山里的道路坡陡路窄运煤车辆特别难行,不如让运煤车把煤送到一个指定点,再由各乡镇、村组织村民用农用车往家里运,政府补贴油费,这样既可以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又能提高运煤效率。阳城县河北镇这样做的效果就很好。该镇方圆200公里,有7100家农户,因为地处山区,运煤大车有的村就进不了,镇里就组织小型车辆运送。其结果,既节约时间,还节约运费。
既然是给农民送温暖,就要看农民满意不满意?如果各级政府都像阳城县那样不折不扣地抓落实,相信1吨煤的温暖给农户真是雪里送炭。在追究那些落实省政府政策打折扣的相关部门责任的同时,当务之急是要认真检点执行过程中哪些环节出了问题,吸取教训,亡羊补牢,实事求是抓好落实,让供煤标准家喻户晓,并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县市政府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供煤单位则要全力保障优质煤;基层政府要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取暖煤安全、及时送到农户,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1吨煤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