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较大、负利率使老百姓利益严重受损、房地产调控难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步履艰难等突出问题。
1、居民消费价格居高不下,通胀压力依然严峻
今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5%,创2008年7月份以来的新高,6月份除非新涨价因素明显下降,否则CPI再创新高已属必然。当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强烈,我国应对通胀的国际压力依然极其严峻。同时,原材料、工资等成本推动型涨价因素没有明显减弱,近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仍在惯性上涨,非食品价格环比涨幅较高,居住价格在部分大中城市环比上升,涨价因素有从食品向非食品领域扩散的苗头。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3%,但非食品价格上涨0.2%。下半年,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可能进一步显性化。我们利用2003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建立向量回归VAR模型,通过方差分解测算,劳动力成本、通胀预期、货币投放数量、输入性通胀对我国CPI上涨的贡献率分别为39.97%、26.73%、25.19%和8.10%。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导致用工成本不断上涨,油价、电价上调以及原材料涨价等也使得农户和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当前企业自我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越来越弱,下半年企业产品涨价压力较大。除了显性通胀外,我国还存在隐性通胀压力。由于油、气、电、水等价格长期实施政府管制,在整体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我国出现了电、油、气等供求紧张现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缓慢,被迫用行政手段替代部分价格杠杆的作用,给我国带来了较大的隐性通胀压力。下半年,隐性通胀显性化的压力较大。
2、通货膨胀和负利率使老百姓利益严重受损,有悖于“十二五”收入分配调整方向
去年10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开始加速上扬,至今年5月,通胀率达到5.5%。为应对通胀,央行已先后4次加息100个基点,但市场负利率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存款者受损,贷款者获益。广大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利益严重受损。按照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期初和期末平均值、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平均值减去居民消费价格平均值计算实际利率,据测算,因负利率影响,今年1-5月居民储蓄存款收益损失超过6000亿元。相对而言,高收入者可以通过投资房产、债券及其他理财产品抵御通胀风险,而中低收入者更多以储蓄为主,因而负利率带来的相对损失就更多。负利率使得借贷成本低廉,特别是容易得到贷款的国有企业获益较多,同时,大银行凭借高存贷差等获取高收益。这就形成了广大储户对国有企业和大银行进行隐性补贴的局面,不利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优化。
3、房地产市场处于相持阶段,销量反弹使房价调控政策面临新的考验
尽管自去年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是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相持阶段。房价仍然坚挺。年初全国大部分城市所公布的房地产调控目标变身“涨价目标”,严重削弱中央调控政策的力度。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只有3个,而环比下降的城市只有9个,持平的城市有11个,其余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商品房销售出现大幅反弹。与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4%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月份商品房销售大幅反弹,同比增长18.8%。这表明部分购房者已经开始重新进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调控政策再次面临能否奏效的考验。
4、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转变发展方式步履艰难
检验今年经济是否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关键要看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从今年前五个月的运行情况看,部分结构指标朝着“十二五”调控目标的反方向发展。从需求结构来看,当前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趋势,不论名义还是实际增速都明显快于消费增速,1-5月份投资名义增速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9.2百分点,实际增速高出6.5个百分点,投资率节节攀升、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局面难以改观。投资拉动型需求结构必然引导产业结构和能耗的相应变化。当前拉动工业增长相对较快的行业中不少是受投资需求拉动的“两高”行业,1-5月份,水泥产量累计增长19.3%,钢材产量增长12.3%,出口产品交货值中钢铁和有色行业分别增长26.3%和24.9%,这些行业的产能迅速释放使全国电力供需矛盾加剧,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