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西省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及省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密切把握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以转型跨越发展战略为主线,以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优化调整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山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企业经营水平逐步提升"的新特征,但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造成的压力不容忽视。
一、工业生产彰显转型发展的新特征
今年以来,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逐步扩大,增长速度稳步上升。6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31.19亿元,同比增长22.0%,增速比5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98.80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1-5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从发展方式、结构上看,呈现以下新特征。
(一)从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企业高速增长
6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79.75亿元、9.9亿元、405.64亿元、25.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26.5%、21.5%、15.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10.3个、4.3个、4.4个百分点。1-6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461.73亿元、49.86亿元、2059.59亿元、128.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26.6%、19.3%、17.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17.0个、3.2个、6.5个百分点。6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27.48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占山西省工业比重达42.8%,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1-6月份,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118.86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占山西省工业比重达41.5%,比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是拉动山西省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从轻重结构看,轻工企业增长速度较快
6月份,山西省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07.78亿元,同比增长22.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3.4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1-6月份,山西省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80.91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17.89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超过重工业增速1.6个百分点。轻工业是拉动山西省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从主要行业看,煤炭及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6月份,39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保持增长。其中,煤炭、建材、食品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09.6元、11.5元、13.9亿元和30.1亿元,分别增长26.9%、29.9%、23.2%和26.6%,增幅明显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焦炭、电力、冶金和化学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7.0元、27.6亿元、72.2亿元和17.7亿元,分别增长9.3%、20.5%、17.3%和7.3%,增幅明显低于山西省平均水平。1-6月份,39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建材、食品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580.3元、48.1元、74.9亿元和14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30.4%、23.0%和31.4%,增幅明显比山西省平均水平高。焦炭、电力、冶金和化学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99.2元、149.9亿元、 366.0亿元和8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9.2%、15.7%和8.7 %,增幅明显比山西省平均水平低。从拉动山西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煤炭、冶金和装备制造业是主动力。6月份,煤炭、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分别拉动山西省工业本月增长14.7个、2.4个和1.5个百分点;1-6月份,分别拉动山西省工业累计增长12.6个、2.2个和1.6个百分点。煤炭、冶金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拉动山西省工业快速增长的主动力。
(四)从发展方式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
6月份,山西省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151.6亿元,增长 15.5%,占山西省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8.5%,比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1-6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782.7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2.5个百分点,占山西省工业总量的比重为29.0%,比上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
(五)从产品产量看,优势行业产品产量增速较快
6月份,山西省26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80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占重点产品的67.2%。1-6月份,在山西省产品中,能源类:原煤产量4.11亿吨,同比增长21.5%;煤层气11.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0%;焦炭4441万吨,同比增长8.2%;发电量1120.23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6.5%。原材料类:水泥1649.75万吨,同比增长35.9%;平板玻璃为941.02万集装箱,同比增长25.3%;氧化铝243.18万吨,同比增长46.7%;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1863.53万吨、1714.12万吨和1568.4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0%、11.0%和13.1%。装备制造类:金属轧制设备5.19万吨,同比增长63.4%;电站用汽轮机15000千瓦,同比增长4倍;交流电动机709.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1%;矿山专用设备17.67万吨,同比增长20.5%;液压元件38.62万件,同比增长32.4%。
二、工业经济效益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
今年以来,山西省工业生产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制约工业效益提升的部分瓶颈因素不断缓解,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改善,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指标明显趋好。1-5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049.3亿元,同比增长34.3%,增幅比1-4月提高0.9个百分点;全行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443.8亿元,同比增长34.9%,增幅比1-4月降低3.8个百分点;上交税金总额556.1亿元,同比增长31.4%,增幅比1-4月降低0.2个百分点。
(一)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明显趋好
1-5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6.85%,同比增加22.39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2.30%,同比增加0.8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0.38%,同比减少3.5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6.97%,同比增加0.5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69次,同比增加0.0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02%,同比增加0.0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6.42%,同比减少0.5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2.75万元/人,同比增长15.3%。
(二)煤炭企业获利能力山西省最强
1-5月份,山西省煤炭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41.3亿元,同比增长42.4%,增幅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占山西省的比重为42.0%,比去年同期上升2.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92.6亿元,同比增长36.8%,增幅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占山西省利润总额的比重为88.5%,比去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上交税金总额407.4亿元,同比增长37.0%,增幅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占山西省上交税金总额的比重为73.3%,比去年同期上升3.1个百分点。煤炭工业是影响山西省工业经济效益的主导力量。
(三)主要优势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1-5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利税同比呈现增长态势,优势行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其中,冶金工业利税总额68.9亿元,同比增长40.1%,比山西省平均水平高9.6个百分点;占山西省利税总额的比重为8.0%,比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食品、建材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利税总额分别达到35.9亿元、7.4亿元和2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4%、190.9%和50.7%;分别比山西省平均水平高22.9个、160.4个和20.2个百分点;三个行业占山西省利税总额的比重为7.7%,比去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冶金及食品、建材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改善,说明山西省工业制造业主要行业转型发展加快,企业经营水平逐步提升。
(四)优势产业就业扩容能力增强
1-5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215.42万人,同比增长10.5%,增幅比1-4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98.43万人,同比增长12.8%,增幅比1-4月提高0.4个百分点;占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重为45.7%,比去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焦炭、冶金、电力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50.32万人,同比增长3.8%,增幅比1-4月提高0.4个百分点;占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重为23.4%,比去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食品、化学、建材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58.78万人,同比增长13.2%;占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重为27.3%,比去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经济效益发展不平衡,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较高
今年以来,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利润分布不均衡,少数行业的高利润掩盖了多数行业的低效益。1-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达89.4亿元,同比增长34.4%,比1-4月加快0.4个百分点,增幅仅低于实现利润总额的0.4个百分点,焦炭、化学、电力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都在38.8%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今年虽然山西省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幅较大,但主要是靠煤炭工业实现的。从实现利润的增幅看,少数上游行业利润的高增长掩盖了多数下游行业盈利水平下降的现象。尤其是新增利润高度集中在采矿、原材料、产品粗加工等上游行业,而上游产品行业的利润增加又是靠价格上涨得来的。
(二)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主营业务成本增幅较快
1-5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到1358.1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煤炭、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53.2%、43.9%;主营业务成本达到4891.4亿元,同比增长35.1%,其中煤炭、食品、建材、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47.0%、39.0%、37.9%、32.6%和44.0%。主营业务成本较快增长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山西省规模工业企业"三项费用"合计为643.3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营业费用达167.8亿元,同比增长17.7%,比1-4月提高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达337.6亿元,同比增长32.5%,比1-4月下降0.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137.9亿元,同比增长34.5%,比1-4月提高2.5个百分点。企业"三项费用"的较高增幅,说明企业现代管理制度推进需要加强,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有待提高。
(三)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竞争加剧,6月份,山西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4%,比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低1.3个百分点,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长等,使大部分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获利空间缩小,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国际煤价处于高位,煤炭进口下降,全国进入用电高峰期,拉动煤炭需求上升,价格居高不下,虽然促进了山西省经济增长,但对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和资源性转型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企业经营运行困难加剧,资金不足成为主要因素
今年以来,国家防通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多数企业面临着流动资金紧缺的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渠道狭窄,使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换代步伐缓慢,产品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1-5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达117.5亿元,同比增长29.8%。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缺乏战略性转型发展大项目,工业经济运行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新产品开发力度不足,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整体竞争力仍较弱,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显得更加力不从心。
四、对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对山西省工业形势调研情况,影响山西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煤炭工业的走势是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出厂价格指数的波动是影响工业经济效益重要因素,国际油价波动、特别是进口煤炭价格波动影响是煤炭价格走势的关键,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仍然是影响山西省经运行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原煤产量创月产量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面对全国部分省份出现的"电荒",山西省从全国大局出发,确保煤炭稳产高产,大幅度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努力保障全国煤炭供应。当前,山西原煤产量已连续四月超过7000万吨,6月份,山西省原煤产量7815万吨,创月产量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6.2%,比上月增加482万吨。1-6月累计产量4.11亿吨,同比增长21.5%,比1-5月速度加快0.9个百分点。
(二)晋煤外运量再次刷新历史新高纪录
6月份,晋煤外运量5356万吨,比上月增加182万吨,同比增长15.4%。1-6月累计28475万吨,同比增长9.3%,增速比1-5月累计增速加快1.3个百分点。特别是太原铁路局在晋煤外运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1-6月累计完成2.0亿吨,同比增长11.5%。
(三)出口形势明显好转
1-6月份,山西省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39.50亿元,同比增长26.4%,但所占比重较低, 1-6月份,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9%,主要原因焦炭、煤炭出口大幅减少。内需是影响工业经济的主要力量。
基于以上分析预测。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山西省工业经济将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五、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是保持持续稳步发展着力点
今年以来,山西省工业由于煤炭市场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工业的增长,一旦主导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将对山西省规模工业生产和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山西省工业就有可能难以支撑。因此,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工业发展的多元化,已成为保持山西省工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当务之急。各级政府一定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积极扶持发展地方工业,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原材料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开发系列产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势支柱产业,确保工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狠抓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实现"量""质"并举,推动山西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使一些下游企业出现资金紧张、效益下降等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的局面。各级政府、各企业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内部管理,开源节流,以销定产,千方百计渡过难关。与此同时,还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如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在扩大再生产的同时,注重技术储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的升级换代。同时,加大对企业能耗的监管力度,从降低能耗入手,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转变增长方式。
(三)完善融资体系是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
适时、充足的资本供给是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基本保障。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疏通融资渠道,解决区域工业发展中资本短缺的问题。一是探索协助金融机构建立面向民营企业发展的商业化经营的投资基金。以专业基金贷款方式对区域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基金筹措可以民营企业的互助金、信用担保金、财政基金为主要来源。二是以建立区域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为突破口缓解贷款难的问题。三是支持、规范、引导、监督民间融资,主要是采取股份制,动员民间资金进行投资。四是改善投资环境,广泛招商引资。
(四)强化园区建设是推动产业聚集规模发展的载体
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强化园区建设,积聚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加强企业协作分工,搞好产销紧密衔接,变单个企业优势为群体优势,是提高山西省工业集聚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