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油荒电荒迎面而来。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油荒恐难再现,而电力缺口或将创近年来新高。
“油荒”曾在今年年初被热炒。国际原油在4月和5月走出一波持续时间长、上涨迅猛的牛市行情,油价一度突破120美元/桶。今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已上调两次,仍然赶不上国际油价的涨幅,三大石油巨头难以抵挡,一季报纷纷叫苦,炼油板块一片亏损。中石化率先发布消息暂停成品油出口。国家发改委要求石油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投产,保持高负荷运行,并严格控制成品油出口,除供港、澳地区外,原则上暂停安排柴油出口,同时增加化工轻油等进口。
6月2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通知称,自2011年7月1日起,对能源、原材料等33个商品进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其中,航空煤油和轻柴油的进口关税分别从9%和6%下调到零,车用汽油及航空汽油的进口关税从5%调到1%。
同时,国际油价开始下行,油荒终于得到了短暂平息。从5月上旬原油下跌至今,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营销售企业汽油批发价格累计跌幅300元-350元/吨,柴油累计跌幅150元/吨左右,山东地方炼厂出厂价累计跌幅900元-1000元/吨,柴油累计跌幅300元/吨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油价的变化是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变动的重要因素,目前国际油价不存在大幅度上行的空间,今年年内,国际油价将处于一个平稳盘整的状态,因此下半年国内油价不会有太大幅度的上涨。这也意味着年内油荒身影再现的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电荒的影响不容小视。今年电荒来得早,而且从东部向中部乃至全国蔓延。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今年我国夏季电力缺口很有可能扩大到4000万千瓦,创出近年来之最。
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经济的各种“荒”是一种体制性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的短缺。只有尽量减少政府“有形的手”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各种“荒”才能逐渐消失。以油荒为例,如果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能够进一步向市场化靠拢,那么油荒出现的频率可能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