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伟红,新上任的太原海关关长。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和她所率领的团队将为我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保驾护航。12月12日,吕伟红关长接受了本报专访,畅谈未来山西的外贸发展。
调研,我省仅有千家企业做外贸
8月15日至10月11日,吕关长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带领太原海关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我省的11个市进行了走访调研,按照吕关长自己的话说,这是“摸家底”。“实地考察了20多家企业,与68家重点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沟通,了解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扩大外贸的期盼,也让我初步摸清了山西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概况。”
吕关长告诉记者,我省的外贸情况总体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十一五”期间,我省的进出口总值为537.3亿美元,接近“十五”总量的3倍;外贸年平均增长率为17.8%,高于全国15.9%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且外贸出口结构也初步扭转了出口增长主要依赖资源型商品的状况,煤、焦等资源型商品出口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45.%降为2010年的21.9%,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由 2005年的15.%、3%上升至25.8%、9.8%。
“但山西的对外贸易还是呈现出‘小而偏弱’等情况。”吕关长说,尽管山西登记备案的有效进出口企业有2246家,但仅有1000多家实际开展业务,进出口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直接影响了山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吕关长告诉记者,2010年我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19.3亿美元,与全国40%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且全省目前只有27家公司从事加工贸易,但太钢和富士康两家就占到加工贸易总值的96.5%。虽然近两年我省被商务部确立了太原、侯马两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但由于没有类似综合保税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招商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方面处于劣势。
建议,综保区促进经济发展
在了解了山西外贸的现状后,吕关长一直在思索如何突破目前的瓶颈,“地方政府和进出口企业对优化投资环境、破除山西物流瓶颈的呼声很高,我认为应当从此处着手。”
吕关长告诉记者,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便的国家级特定功能区,对推动我省外贸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她建议我省利用获批“综改试验区”的契机,加快太原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和建设,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建设完成并封关运作,将其打造成加工贸易和吸引各方投资的“洼地”。“建设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看到效益,利用好现有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则可以直接产生效益。”吕关长说,应当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进出口企业充分利用该中心“境内关外”的优惠政策,通过进口保税、出口退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山西还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吕关长说,山西应当在继续支持传统出口产业的同时,不断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以富士康在我省的3个投资项目为龙头,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使我省的外贸结构主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同时要加大对初级产品进行深、精加工的投入,依托资源优势,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还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引进带动能力强、集聚效应好的企业,结合我省劳动力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服务外包基地建设。
“最后,要加速海关机构建设的步伐。”随着我省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逐步提高,境内现有的海关机构分布格局已经远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目前我省内的隶属海关机构仅有大同海关、侯马海关、太原机场海关3个,是全国设立海关机构最少的省份之一。希望我省地方政府能够加紧工作步伐,争取尽早在运城、晋城、长治、朔州4市设立海关。“太原海关将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为地方政府和进出口企业提供服务。”据吕关长介绍,太原海关将为有设立海关机构需求的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主动请示海关总署,配合申请设立工作。同时也将大力支持综合保税的建设工作,争取短时间内建设完成并封关运作。“在调研中,我在和地方政府领导、企业负责人交流时,很多人都不会用海关的优惠政策,有的甚至不知道。如果能够充分运用这些政策,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