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2012年中国经济走向前瞻

2012年中国经济走向前瞻

来源:新华网 编辑:豫言 2011年12月12日 09:16:00 打印

导读: 疾风识劲草,路遥知马力。在当前全球经济局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即将步入2012年的中国经济,正做好应对准备,坚定信心谋划新一轮的发展。

  三年多前,国际金融危机骤然袭来,全球经济震荡低迷,中国经济沉着有效应对;

  三年之后,这场危机仍在发酵,欧债危机深度演化,中国经济再度面临新的考验。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2年经济工作时如此强调。

  疾风识劲草,路遥知马力。在当前全球经济局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即将步入2012年的中国经济,正做好应对准备,坚定信心谋划新一轮的发展。

  以扩大内需谋发展——抵御内忧外患,还需依靠中国经济雄厚的内需动力,这是经济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8月份前还算红火,9月份就不行了,集团出口量一下子环比下降约30%。”经常赴欧美考察市场状况的青岛科昂集团董事长梁子强,切身体会到了欧债危机的厉害。“明年形势仍很严峻,必须做好长期准备!”

  眼光向内——这是梁子强应对“再过冬”的一项有力举措。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主营轮胎贸易的科昂集团开始转战国内市场,开设轮胎零售及汽车服务连锁的轮库汽车有限公司,如今专营店已在青岛、北京等城市增至9家。“今年以来轮库公司销售额已实现同比400%的增长,集团未来将更倾向国内业务。”

  扩大内需,正是中国经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条宝贵经验,更是应对当前复杂挑战的一个“制胜法宝”。

  从今年看,虽然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出口下滑较为明显,但内需表现稳健,已肩负起经济增长的“定海神针”作用。前三个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在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则稳定在17%左右。

  分析未来外需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外部经济下滑对中国经济影响现在还不充分,但接下来一两个季度出口回落会更明显。

  “在这种背景下,要更善于把外需减弱的困难,变成扩大内需、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这才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

  对明年经济工作安排,这次中央政治局已把“扩大内需”放在突出位置,明确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展望今后,中国内需不仅稳定,而且还蕴含广阔的扩张空间。目前中国城镇化还不足50%,13亿多人口有着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仍很薄弱,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尚未完成,潜力不言而喻。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将会成为明年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有内需支撑,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

  祸兮福之所倚。面对全球经济有陷入长期低迷的趋势,中国经济必须做好长远打算。这正如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所提出的那样,这背后则蕴含着一个更大的机遇,中国经济以“向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实现实质性突破。

  以创新升级促发展——经济复杂形势下,尤要加大创新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

  “去年销售3.7亿元,今年已销售4.2亿元。”宁波力劲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均告诉记者,下半年公司主营业务压铸机的订单和毛利率虽有所下滑,但盈利水平在行业中仍处上游。

  张均解释说,公司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压铸机和软件控制系统,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具备了较强的抗波动和风险能力。

  唯靠拿手绝技,方能逆风飞扬。

  和力劲科技公司一样,如今不少企业正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摆脱低水平重复建设桎梏,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拓展未来发展空间。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更是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必要条件。在全球经济动荡之际,各国竞争愈发加剧,稍有懈怠便会落后。

  “如同当今苹果公司在全球受到热捧一样,只有靠创新升级,才有核心竞争力,才能抓住成长先机。”第一创业证券副总裁兼创金资产总经理苏彦祝说,危机孕育生机,新兴产业、新兴公司其实正层出不穷。

  不创新,不求变,发展机会就稍纵即逝。仅仅就在最近两三年间,曾让人耳目一新的电纸书在平板电脑的冲击下显出疲态;诸如诺基亚公司等传统通讯业巨头在智能手机的发展上判断稍有失误,即被虎视眈眈的新兴制造商后来居上……

  经济转向,企业沉浮。令人瞩目的是,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正在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如今国际经济的动荡和国内经济适度放缓,也是国家和企业革故鼎新,坚定信心调结构、转方式的契机。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出,明年要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不少专家表示,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转变方式的关键一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迎来全新的提升发展。

  应急管理、智能交通、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12月8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公布首批16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总投资约358亿元。不光北京,如今在全国不少地方,新一轮产业发展正在付诸实施。

  而需要强调的是,创新升级并不囿于“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发展同样面临创新的迫切要求和内在动力。

  在浙江慈溪市的宁波中源欧佳渔具有限公司,记者采访获悉,这家公司在宁波的7个分厂一直满负荷运转,今年销售量和利润都同比增长近20%。

  公司总经理张国军说,他们从2005年开始陆续投入3500多万元引进设备,加强研发,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渔线轮,占据了超过30%的全球市场份额。“精耕细作,用技术革新换市场是唯一选择。”

  以深化改革求发展——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新空间

  在日趋复杂、困难加重的经济形势中,近期一连串的改革措施引人瞩目。

  11月1日,随着修改后的资源税暂行条例的施行,资源税改革从试点将向全国全面推开,促进节能减排。

  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宣布上调非居民电价的同时,推出试行居民阶梯电价的改革措施,鼓励电力用户节约用电。

  而从明年元旦起,国家将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避免重复征税、鼓励服务业发展。

  “通过改革,以市场手段调结构、促增长。改革作用,不可替代。”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研究明年经济工作的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明年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财税、金融、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促进民间投资体制,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领域改革,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改革是驱动效率提高的主要动力。”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说,“未来更需要依靠打破内部体制性束缚,提高竞争,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说,今后的结构调整和转变方式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平稳过渡。

  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困境,实体经济发展遇到的难题,越发凸显以改革促进民间投资、打破垄断、激发活力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对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完善促进民间投资体制”,不少经济学者认为,这一举措是避免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的关键之举,要打破或明或暗的垄断门槛,让民间资本充分涌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无需担心。

  彭文生建议,应针对科研、教育和政府效率的改革,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减税、减费、降低垄断、增加竞争等手段以促进经济的活力。

  “如今的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利益制约,明年要推进改革也都是‘啃硬骨头’,但一定要以战略的高度,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去推动改革,才能为中国经济拓展新空间。”张立群说。

  以宏观调控保发展——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适时预调微调,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的重要信号,也回应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切。

  “财政政策调结构,货币政策控总量,两大政策是宏观调控的左右手,牵一发动全身。”苏彦祝说,“明年政策大取向不变,释放出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主基调。”

  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中国已积累丰富的调控经验。今年以来,稳物价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CPI在7月见顶后逐步回落,经济增长依然较快,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当前通胀趋缓,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的回落都非常平稳,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巴曙松认为。

  对社会上普遍关心的房地产调控,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专家们指出,这体现了中央的坚定决心。“目前房地产调控仍处于关键期,在税收等长效机制发挥作用前,当前措施放松的可能性比较小。”彭文生说。

  在强调明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着重提出,要更加有预见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预调、微调。

  强调“要更加有预见性”,这也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了中央对明年中国经济面临国内外复杂环境形势的预判。

  “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欧债危机失控,全球经济将很有可能再次经历2008年时的震荡。”彭文生认为。

  从国内经济前景看,一方面,在全球量化宽松的货币条件下,稳定物价任务依然艰巨;另一方面,出口回落对经济的影响将在今后进一步显现。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制造业投资增速的进一步回落也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挑战。

  “我们必须保持调控政策的灵活性以对抗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预留出调控空间。”巴曙松说。

上一篇:今年净出口贡献率或再次为负

下一篇:大宗商品一周回顾(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