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划图。太原轨道办提供
无论是出于出行方便的考虑,还是作为山西骄傲的资本,地铁所承载的意义和情感都远不止交通本身。从决策者的宏图动议到设想规划,从普通人的心中盼望到好梦将成,这项事关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工程,不仅成为每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和建议,而且是太原市民闲暇时的期许热议:进展怎样?何时动工?可会有变?
今年3月,太原与合肥、石家庄、济南等城市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规划和建设共同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标志着该项目已经通过了最高级别的国家“会审”,成为“国字号”项目。
尽管在正式公文里使用的是 “城市轨道交通”,但老百姓仍然喜欢使用“地铁”一词,“那是40多年前对首都的记忆,为了看火车在地下怎么跑,我专门去了趟北京。”72岁的李曦光老人数次来到报社打探地铁的进展情况,和多数太原市民一样,除了出行方便,地铁还寄托了一份感情和期望。目前,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正式步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那么,接下来的审批立项要经过哪些环节?什么时候开建?什么时候能听到她的第一声鸣笛?
在途中:已正式步入国家报批程序
“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各项前期筹备工作,力争早日获得国家立项审批。”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轨道办”)总工程师宋立新告诉记者。
似乎脱离了公众视野的地铁项目在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后,轨道办更是马不停蹄。今年5月20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组对太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评估,专家组认为,《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17)》提出的太原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基本合理,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目标与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使用基本吻合;提出的近期建设规模和建设项目选择基本适当,建设规划时序也基本可行。
这次上报国家的近期建设规划为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总长度约49.2公里——这两条线路建成后,将形成太原市轨道交通的“力”字形基本骨架,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并对提高太原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加速并带动区域性的经济均衡发展、完善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改善人居及生态环境、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率等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9月22日,国家环保部在京组织召开了《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到了这个份上,一刻也不能耽搁!咱这里早一天,对工程说不定就会早一季。”宋立新介绍说。
可期待:2号线一期工程明年开工
“根据规划的建设时序,2号线一期工程有望明年开工。一条线的建设周期一般为4年到5年,预计到2016年2号线可以开通运营,2018年1号线也将投入使用。”宋立新信心满满地说。
据了解,太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1-2017年前后的近期建设阶段,建成太原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本骨架。第二阶段是2018-2020年前后的建设发展阶段,在中心城区内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骨干网络。第三阶段是2021-2030年,建设完善阶段,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近期建设的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通车里程为49.2公里,覆盖城市东西和南北向的主要客流走廊。
未来首期开建的2号线一期工程是一条南北向的骨干线路,全长25.1公里。该条线路南北向贯穿了太原市中心城区,联系了主城组团的北部片区、老城区、长风片区、龙城大街片区以及新城组团的小店南、北两个片区,覆盖了南北向主要客流走廊,形成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快速客运通道,对主城南部地区和新城的开发具有较强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轨道交通是一项资金技术密集、任务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审批的标准高、级别高,由于太原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建设已纳入国家 “十二五”规划,根据目前筹建工作的进展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开工兴建太原地铁1、2号线的骨干线路是有保证的。
释疑惑:地质条件不会制约地铁修建
“太原的地质条件对于开建地铁不会形成地质条件的制约。”对于太原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建地铁的担心,记者从权威部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记者了解到,太原属于湿陷性黄土地质结构,这种黄土地质在没有遇到水的情况下,土质坚硬,具有土建的施工成本较低、推进速度相对较快的优势,但一旦被水浸透,容易下陷。为了克服这一不利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带来的影响,近年来,工程技术和施工人员不断总结经验,使我国在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的地铁盾构施工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并日趋成熟。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轨道办已委托我省和国内具有相关资质的研究单位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地震灾害评估以及安全性预评价等专项工作,以确保工程实施的安全。
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从2009年正式启动。当年,《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正式委托编制;9月,太原市轨道交通建设筹备处正式成立;11月,《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客流预测》等项目启动。一年多的时间里,轨道处(今年更名为轨道办)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建设规划进行了多次咨询,相关部门实地调研,反复研究,几经审议,同时结合各部门意见和市民建议,最终太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其附件相继编制完成,2010年12月在市政府批准后通过相关程序逐级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住建部。
据太原市轨道办技术负责人介绍,由于轨道交通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太原市一项史无前例的百年工程,各项前期工作的开展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要少留遗憾,打造精品。
答两问:资金、人才不可少
市民们在热切期盼的同时,不免替政府“当家”,想知“柴米贵”:资金有保障吗?从无到有,一个破天荒项目,涉及方方面面,人才在哪里?
在太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具体筹措方案中,记者看到,轨道交通每公里造价约6亿元左右,近期建设项目动态总投资为297.69亿元,项目资本金为103.46亿元,也就是说,政府投入将占到总投资的35%,其余的65%主要依靠贷款和融资模式解决。
除了建设资金,人才储备也是开建地铁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国内轨道交通项目的不断开建,轨道交通相关专业方面的人才非常紧缺。除了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长沙铁道学院、兰州铁道学院等一些专业院校开设了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外,国内开设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院校还为数不多。在太原,也缺少轨道交通的专业院校和设计院。由于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要涉及土建、道桥、机电设备、电气自动化、环境、投融资、计算机、安全质量、运营管理等几十个专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建立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展前景:“大太原”呼唤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有两种形式,运量大、载客大的为地铁,也叫重轨;另一种载客较少、主要采用地面敷设方式的叫轻轨。太原市目前规划的主要是地铁线路,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少、安全可靠性强的特点,被誉为城市的“绿色交通”。
事实上,以李曦光为代表的热心市民对于地铁的感情朴素而又有限,在省市决策者的眼里,太原市的扩容提质、转型跨越、环境改善,离不开轨道交通的支撑。目前,太原中心城区主要集中在老城片区,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20公里。太原城区布局并不均衡,比如迎泽区的办公、商业、服务等行业过于密集,这样极易造成交通拥堵。随着太原市“南移西进、北展东扩”的发展思路,太原今后向南的发展目标,直至扩展至清徐、修文、徐沟,向东南扩展至榆次,南北长度会增加到60公里,是现有距离的一倍。要想扩大1小时可通达距离,促进城区均衡发展,就需要大容量的快速交通运输方式,轨道交通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手段。
此外,榆次、阳曲、清徐等几个卫星城的市民也都盼望地铁的开建。“大太原”建设启动几年了,实效不够显著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交通。如果仅依靠地面交通来支撑“大太原”格局,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轨道交通能迅速拉大城市框架,拉近卫星城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这样才能使“大太原”的概念真正付诸实施。
李为民 尤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