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上海试点增值税改革:做“赔本买卖”图什么

上海试点增值税改革:做“赔本买卖”图什么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豫言 2011年11月22日 08:50:25 打印

导读: 首先是减轻服务性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的税赋负担。在采访过程中,许多跨国企业负责人向本刊记者表达了服务业税负太过沉重的抱怨,特别是营业税的重复征收属性已经脱离国际其他地区间接税以差额征收的主流。

  “这个税改政策,上海向中央要了整整两年,现在终于等到了。”上海市政府一位厅局级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末和2010年初,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分别来上海调研经济转型问题,上海向中央提出很重要的一条要求就是,改变营业税存在重复征收的问题,营业税不改革不利于我国发达地区向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

  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率先开展营业税转增值税改革试点,在现行的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的两档低税率。

  据了解,一份名为《关于在上海部分服务业试点征收增值税的办法》 (下称《增值税办法》)的实施细则,正在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的指导下,由上海市政府研究制定并将于近期公布。

  “在未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上海或将公布此次增值税改革详细的规则,例如所涉企业将如何进行税务登记,而原有的会计系统及发票类型等多个方面也会进行及时变动。”安永亚太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罗伯特·史密斯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

  作为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此前参与了由全国人大、财政部、国税总局和上海市政府组织的多项增值税改革课题的研究。

  因税改上海税收减少近100亿元

  早在2010年年初,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就大声疾呼,财税政策方面的突破,是眼下上海最关心的问题。如果税收不改革,生产性服务业从工业分离就是一句空话。服务业的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招商引资上。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各地方在财税的问题上问中央要政策往往很困难。一方面财税问题是重大问题,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往往不容易松口。另一方面,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而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在原有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在财税方面如何分配会触及现有格局。再一方面,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核心税种,牵涉的行业企业众多。”

  目前,增值税由国税统一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营业税转为增值税后,地方税收势必减少。

  虽然上海试点部分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地方收入,但从理论上来说,由于一部分服务业没有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地税收入还是会减少的。

  根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调研报告测算,试点工作如果在上海实行到位,包括交通运输行业在内的部分现代服务行业的综合税率,将大体降低一半。上海政府税收也将因税制改革而减少大约100亿元。而从长期来看,随着增值税试点领域的拓展,每年减少的税收会达到数百亿元。

  “上海之所以能够获得试点,除了自身服务业发展较为成熟之外,能够积极主动自愿放弃百亿地税收入来支持服务业发展,中央认为这体现了一种胆识和长远眼光,相比之下,一些备选试点城市则在如何降低试点地税损失的问题上有所犹豫。”一位参与了增值税改革课题研究的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毕马威中国税务合伙人卢奕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也听到一些地方政府并不愿意进行增值税扩围的改革,理由很简单,就是担心会减少地方税收。”

  安永亚太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罗伯特·史密斯则认为,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增值税改革试点城市,主要是因为上海国地税没有分家,上海市地税局与上海市国税局合署办公,上海市税务局统一管理着增值税和营业税,因此试点相对比较容易,这和其他省份不太一样。

  “减税”不是赔本买卖

  放弃百亿元地税收入,上海得到了什么?

  首先是减轻服务性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的税赋负担。在采访过程中,许多跨国企业负责人向本刊记者表达了服务业税负太过沉重的抱怨,特别是营业税的重复征收属性已经脱离国际其他地区间接税以差额征收的主流。

  “上海第三产业规模一直做不大,是困扰上海发展的大问题,自1999年服务业占比跨越50%之后,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一直在50%~60%之间徘徊,遇到了增长瓶颈。”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在‘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提出到2015年,上海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要达到65%左右。”

  但近年来上海服务业发展后劲乏力已经相当明显。上海市统计局公布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上海第三产业(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约57.01%,较2009年的59.37%略有下滑。对此,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表示,服务业税负过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海市有关官员表示,如果包括增值税改革试点在内的税制改革推进顺利,到2015年,上海将基本建立与“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该市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65%左右。根据《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将突破1万亿元。

  为换取上海整个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放弃一定的短期税收收入对于上海市政府来说显得“理所当然”了。

  伴随着增值税扩围改革在上海试点消息的公布,上海本地相关运输股,如东方航空、大众交通、强生控股等关联股票,都有不俗表现。

  增值税试点的悖论

  不过,在市场专业人士看来,政策能否落实成上市公司的效益仍然很难判断。

  “虽然不少观点认为,此次增值税扩围在上海试点被视为政府减轻服务业税务负担,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目前,对服务业整体而言是受益还是受损仍无法判断,”安永中国区间接税合伙人梁因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此次增值税税率从原有的17%和13%的基础上,增加了11%和6%两档低的税率,这就存在对具体行业和具体税率进行排列组合配对的问题了。”

  这意味着,在众多的服务业子类中,究竟应该采用哪一种税率是需要明确配对的,不然无法测算损益。此外,除了税率之外,即便是同一类型企业,但由于公司内部成本结构的不同,受益程度也会不一样。

  业内人士表示,在此次增值税改革中,劳动力成本是无法进行抵扣的。故而,只有那些劳动力成本占比较低的企业,才有望从增值税改革政策中受益。这显然是个悖论。服务业本身就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如果只有劳动力成本占比较少的企业更多地受益,可能和改革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另一方面,相比那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大型企业能够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成本在企业总运营中的占比,例如东方航空等上市公司,而小规模的企业由于缺乏规模经济则无法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占比来获得足够的政策优惠。

  “目前公布的方案只是一个局部的结构性减税。”毕马威中国税务合伙人卢奕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判断,上海的增值税扩围试点虽然目前只有交通运输业受益,但从长期来看,建筑业、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各类服务业都会纳入未来试点的范围。”

  不过,安永亚太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罗伯特·史密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原本计划于2013年完成的增值税‘扩围’改革立法,可能会推迟到2015年甚至2018年,中央主要是看增值税扩围在上海试点的效果怎么样,对税收会有哪些影响等问题。”

上一篇:“缺钱”是钢市需求不振的主因

下一篇:11月22日钢市早报:建材开始下调 钢市下跌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