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跌了1个月的建筑钢价,终于出现回升,但市场对这种回升的可持续性充满疑虑。据最新市场报告,从历史经验来看,前一段钢价的下行调整尚不到位,近期的回升可能只是“跌势中的反弹”,而不是一种反转。
据机构监测,国内建筑钢价在连跌了1个月之后,首度迎来了反弹。截至18日,钢铁指数报在每吨4680元的价位上,一周上涨30元。目前,沪上优质品二级螺纹钢代表规格的吨价调整至4610元,一周上涨40元;沪上优质品三级螺纹钢报价则调整至每吨4700元,一周上涨60元。市场人士反映,此前钢价连跌了1个月,主要是宏观面从紧、钢市需求持续低位以及钢材期货价格的大幅回落“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在最近的一周内,钢市有一些新的因素值得关注。终端需求的季节性回暖特征开始有所显现,市场上的采购量较前几周有了较为明显的回升。上海建筑钢的市场库存在降低,后期有望进一步迎来“加速消化库存”的阶段。但是,2月份国内钢筋和线材的日均产量均出现了环比增长,线材的日均产量更是创出历史新高。市场供给压力持续加大。有分析师认为,“只有当库存和产量出现双降的时候,钢市才能获得真正利好的支撑”。
国内钢厂的出厂定价政策也处于“主张各异”的阶段。宝钢、武钢等板材厂家已出台4月份的定价,大部分品种开出了“平盘”,仅取向硅钢的价格每吨大幅上调了1000元至1200元。建筑钢厂家的新一轮调价是涨跌互现,先是以下调为主,后来随着市场现货价格的回升,选择上调定价的钢厂开始逐步增多,尤其是华北、华南地区的钢厂,出厂价格上调的幅度较大。不过,上游原料的价格支撑力不足,国内铁精粉价格继续下跌,成交冷清;进口现货矿石的报价已跌至每吨171美元,一周下跌7美元。
相关分析师对记者说,虽然终端采购有一些“季节性回暖”迹象,但建筑钢的需求释放难免出现反复。矿石和焦炭等原料的价格估计也依然会比较疲软。钢材期货在吨价反弹幅度超过200元之后,上行阻力已有显现。从历史经验来看,春节之后开始的这一轮钢价下行调整,无论时间还是幅度都没有到位,“对于钢厂的产量调整尚未有根本的触动”。因此,最近一周的钢价回升,只能定义为“跌势中的反弹”,而不是真正的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