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钢厂出厂价最高上调450元/吨
面对近日“暖意融融”的钢材市场,国内三家代表性钢企宝钢、河北钢铁及沙钢作出了不同的回应。11月11日,宝钢12月份主要产品价格均维持不变。宝钢11月出厂价格显示,大部分钢材品种维持原价,但热镀锌、硅钢等部分品种上调100~200元/吨。与宝钢谨慎的态度不同,河北钢铁集团、沙钢集团均上调了钢材月度中旬出厂价格,最高上涨450元/吨。
【解读】钢材市场目前出现的供应减少、成本上升、库存下降都对钢价上涨形成利好,而通胀预期更是为钢市注入上涨动力,所以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此轮价格上调主因,但初始动因还在于节能减排。面对钢厂如此大幅度的涨价,市场普遍反映需求至今仍没有明显起色,价格下跌是迟早的事情,商家操作上要谨慎,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
日钢重组陷入拉锯战
山钢集团与日钢自2008年5月开始洽谈重组以来,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双方围绕是否接受重组、方案选择、资产评估、资产数额等内容展开激烈讨论,用日钢党委书记廖海亭的话说“重组期间想方设法多卖钱”。
【解读】山钢集团肩负着重组山东钢铁企业的重任,但无论是对其内部济钢、莱钢的重组,还是对民营企业日照钢铁的重组,都走的并不顺利,其中不乏各个团体的利益争夺。而重组日钢的过程却是比电视剧情节还要离奇,从2008年至今其中的细节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钢铁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组内容也不断的改变,对于“国进民退”和“优胜劣汰”的争论到底会让山钢和日钢发生怎样的剧情,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河钢集团“渐进式”重组5民企
昨日,从权威渠道获悉,河北钢铁集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的重组模式与省内5家民营钢企成功举行重组签约。这5家民营钢厂分别是河北敬业集团、唐山松汀、吉泰特钢、永洋钢铁、邢台龙海。此次重组签约,拉开了国有钢铁企业与民营钢企的联合重组的序幕。
【解读】又是一则国企兼并民企的重组消息。国务院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继续在落实,这意味着民营钢企以后被重组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不过考虑到民营企业规模小,始终难逃被兼并重组的命运,与其到最后被动选择,不如趁早主动选择一个更好的“婆家”。总之,民企主动投到国企的怀抱,对钢铁行业形成行业集中度有一定的利好,但对民企来说,往后的日子似乎越来越难,依靠小钢厂进行库存补给的钢贸商,也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由于大的钢厂生产成本及工艺流程要比小钢厂好,质量会有一定的保证;而另一方面;大的钢厂又有自己固定的代理商,钢贸商要进入,付出的成本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