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华北市场大幅拉高,华南市场小幅上调,华东市场也是普涨景象。上海建材市场主流报价全面上调20-30元/吨。截至昨日收市,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420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439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4340元/吨。
昨日,期钢大幅走高,螺纹主力1105合约最终收报4553元/吨,较上一工作日结算价上涨58元/吨。
昨日,终端采购表现正常,但中间需求却十分活跃,市场低价资源出货良好,盘中不乏商家多度上调报价。
昨日,唐山普碳钢坯上调20到3980元/吨,而品味63.5%印度粉矿则仍维稳在161美元/吨。近日唐山钢坯连续上调,也带动华北地区钢价出现了明显走高。
总之,昨日需求跟进尚可,资源出货良好,商家心态趋向积极,加之近期钢材成本居高不下,预计2日市场主流报价将继续拉高。
2010年11月1日,长强钢铁在“10月21日长强钢铁部分优钢调价信息”基础上,对管坯等产品调价具体如下:
1、20#热轧管坯价格保持稳定,现出厂挂牌承兑价为4830元/吨;
2、45#碳结钢价格保持稳定,现出厂挂牌承兑价为4880元/吨;
3、40Cr合结钢价格保持稳定,现出厂挂牌承兑价为5030元/吨;
4、16Mn价格保持稳定,现出厂挂牌承兑价为4980元/吨;
以上调价含税,本价格自2010年11月1日起执行。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或在2011年变调——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走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变化的关键在于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意即“紧货币、宽财政”的基调或许成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按照惯例,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召开。据了解,有关部门已经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议题进行调研讨论,将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重新评估。
两位参与政策咨询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一政策组合在2011年很有可能被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调整意味着货币政策继续趋紧。中国央行在10月中旬启动了三年来的第一次加息。
与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所推行的“宽货币、紧财政”组合不同,中国会推行一种“紧货币、宽财政”的主思路。这既和发达国家财政体系负债过于沉重相关,也和两者通胀形势迥异相关。
苇编钢市:货币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表明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目前通胀压力的危机,抑通胀或许成为明年国家政策的重点,货币的发行量会随之减少,市场上流动的热钱会随之减少,这对物价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阔别近一年之后,中国与三大矿商重回铁矿石谈判桌。昨日 (11月1日),从中钢协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谈判模式、定价方式、价格等方面仍将是今年谈判涉及到的主要内容。
分析人士认为,今后铁矿石重新推行长协价格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很难得到筹码。
记者采访发现,季度定价已让中国钢厂苦不堪言,而三大矿商的胃口并不单纯满足于季度定价上。虽然目前掌握的底牌尚无法与三大矿山公司抗衡到底,但中国钢铁企业从未放弃“对内提高产业集中度、对外加大开拓新矿山”的脚步。
记者从中钢协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谈判模式、定价方式、价格等方面仍将是谈判涉及到的主要内容,而“目前运行的季度定价模式能否回归到长协模式”无疑成为谈判的重点内容。
不过,多位钢铁行业人士表示,“重回长协?不可能了。”国内某大型钢企人士直言,2011年的谈判主动权仍不在中国。
苇编钢市:显而易见,中国在2011年的铁矿石谈判中依然没有话语权,在目前整体的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在铁矿石依然被三大矿商垄断的情况下,铁矿石谈判寻求合法权益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宝钢股份副总经理兼董秘陈缨在昨天举行的三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预计,四季度国内钢材供需关系保持平稳,但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动力不足,与此同时,矿石长协价格有所下降,但仍处历史高位。
上周五,宝钢股份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九个月净利润为106.02亿元,同比增长186.15%,但第三季度仅实现净利润25.51亿元,同比下降15.96%。而其他发布三季报的钢铁上市公司,大部分的三季报业绩也出现同比下滑甚至是亏损。
对于第四季度业绩是否会有所回升,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今年四季度面临年修集中、成本高企等困难因素,公司争取业绩保持平稳。
苇编钢市:四季度钢价大幅上调明显不可能,只是在前期限电减产和年前冬储的影响下,依然会出现一波震荡上行的行情。
“新国五条”9月29日出台至今已经“满月”,“限购令”正在悄然改变楼市。10月上海楼市成交面积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状况,上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前周大跌35%,不过,10月份房价不降反升。
据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10月份全市共有43个项目50批次、合计95万平方米商品住宅供应上市,总面积环比9月减少44.44%。
苇编钢市:第二轮调控已经满月,但是楼价不降反升,调控压力依然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