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巴西淡水河谷主动宣布降价,此消息传来立刻引起国内钢厂的关注。这是自2008年以来,三大矿山公司第二次主动宣布调低其出口的铁矿石价格,第一次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市场对此的解读是:国内钢厂与三大矿山在即将要展开的第四季度矿购中,已经占据了有利形势,但更多的钢厂关心的是:铁矿石下跌的拐点出现?铁矿石究竟会跌到多少?
铁矿石遭遇“滑铁卢”
国庆之后,淡水河谷陆续给中国钢厂发送函件,提出可以调整今年第四季度的铁矿石结算价格。目前提出的第一批调整方案具体为:10月份提货的钢厂可以先按照9月30日的普氏指数价格作为提货价。在四季度结束后,双方将按照当季指数均价结算。也就是说,据现行季度定价的原则,今年第四季度的铁矿石价格本应采用6、7、8三个月铁矿石普氏指数的平均价,现改成参考10、11、12三个月的即时现货指数,约定交易价格后实行多退少补。
而就在两个月前,淡水河谷还在高调的宣布,鉴于中国强劲的需求,铁矿石价格预计还会上升。在淡水河谷乐观的背后,是今年9月份中国铁矿石进口创下全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现实,也就是说中国在当月买下了世界三分之二的铁矿石海运船货。
“现在国内港口积压的铁矿石几乎过亿吨了,最新统计数据是9700万~9800万吨,而堆积在曹妃店,日照和青岛港口的库存积压也都超过了1000万吨。”行业人士张佳宾表示。
矿石的大量积压,源于市场对以往房地产每年出现的“金九银十”的判断而采取的囤货行为。“在七八月份钢材淡季过后,原本钢厂料想的 金九银十 并没有到来,相反由于银根缩紧,房地产萧条,市场对后期普遍看淡。”行业人士于建卓表示。
市场趋势一旦明朗,原本就处于下跌观望期的铁矿石就遭到了贸易商的抛售,其价格一路暴跌。据了解,8月份开始,国内铁矿石现货的价格就进入下跌通道,63.5%印粉已从8月底的高位每吨187~189美元(CFR)降至每吨158~160美元(CFR),跌幅近30美元/吨,比9月底的每吨177~179美元下跌近20美元/吨,11个月来首次跌破160美元/吨。
与此同时,按照之前季度协议的价格,三大矿山给国内钢厂开出的第四季度报价却依然高挺在175美元/吨以上。
这种价格的严重倒挂,使得国内的有些钢厂开始通知矿山推迟发货或者暂时拒绝接货。而位于澳洲的矿山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在价格下调之前加大了发货的频率。近日,澳洲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ortescue宣布,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铁矿石发运量为123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210万吨或20%。
季度定价名存实亡
“若继续使用季度长协矿,很可能今年第四季度钢厂的亏损就会将前三季度的利润总和都要吃掉,甚至还要多,这将造成钢铁行业全年亏损。”对于国内钢厂“集体”选择推迟接收季度长协矿的行为,张佳宾这样表示。
按照三大矿山与钢厂原有的季度定价公式,季度价与现货价相比,存在一个季度的滞后。虽然在矿价下跌时可能出现倒挂,加大钢厂亏损,引发不满,但在矿价处于上涨通道时,同样会给钢企带来可观的成本优势。
长协是把双刃剑,如今钢厂这种要求将原定计划的货物推迟发货,也引起了市场的担忧,因为这将加速铁矿石长协体制的灭亡。
“以必和必拓为首的澳洲矿山是大智若愚,看似通过大量现货招标不断 贱卖 自己的产品,实则借助钢价下跌顺势而为,努力实现其CEO高瑞斯的铁矿石全部现货化的最终梦想,”张佳宾表示,他认为矿山通过定价短期化已经把铁矿石的价格刚好定在了钢厂的生死线上,中国钢厂3%利润足以证明这一切。
冶金工业研究院李新创对此表示了不同看法:“钢厂选择推迟收货,这是属于企业的理性行为,纯粹属于经营行为,”李新创还认为季度定价在中国实际已经名存实亡,“现在国内钢厂大部分都采用现货矿,季度定价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钢厂在采用,实际上铁矿石已经完全现货化了。”
根据市场买涨不买跌的习惯,铁矿石贸易商现在普遍处于观望状态,“只要钢厂不减产,钢材供大于求,钢材价格就不会跌到位,而铁矿石价格也会继续跟随下跌,现在大家都准备等等,后期还会下跌,等跌稳了再进场,”北京钢材贸易商王勒表示,据了解,在2008年11月,铁矿石现货价格大跌近69%至56美元/吨,触底后的几个月内价格又出现大幅反弹。
然而,要想迎来铁矿石价格的拐点,光指望矿山下调价格显然是不够的。李新创认为中国铁矿石要改变现有局面,只有联合起来,“在海外拥有自己的权益矿,至少其股权占比要在40%以上,没有自己的矿山,中国在铁矿石上就没有话语权。”
在此之前,呼吁中国钢厂联合减产的声音一直不断,“中国钢厂必须努力控制自己的产量,才能在这场铁矿石博弈中占得先机。”张佳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