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铁矿石“中国指数”遥遥无期

铁矿石“中国指数”遥遥无期

来源:国际金融报 编辑:豫言 2011年07月04日 09:36:00 打印

导读: 当国内市场在兴奋地传言,铁矿石价格将迎来“拐点”时,三大垄断矿商也没有闲着,在目前他们尚有定价优势的前提下,他们肯定不会束手待毙的。另外,不要花那么大力气去指责三大矿商的垄断、“杀鸡取卵”,这种指责是毫无意义的,依靠道德来约束市场,在中国都行不通了,还寄希望于三大矿商“良心回归”,这太不切实际了。

  一场让业界都出乎预料的收购,让近两年来一直困扰中国钢企的铁矿石指数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北京时间6月28日晚,普氏能源资讯公司(Platts,简称“普氏能源”)在通过公关公司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发送的新闻稿中称,“普氏能源已经同意收购环球钢讯集团(Steel Business Briefing Group)。”

  据了解,普氏能源和环球钢讯均为全球知名铁矿石指数的编制者,前者的Index铁矿石指数早就被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所认可,后者的TSI指数也早已享誉海内,并被用于金融化程度很高的铁矿石掉期交易中。但对中国钢铁行业来说,他们的“强强联合”或许并不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在铁矿石供需市场目前被三大矿商垄断的基础上,中国钢铁行业又将进一步失去在铁矿石指数定价争夺(铁矿石供需双方目前“激战”的主要焦点)中本已微薄的阵地。

  7月3日,分析师用3个“越来越”来形容普氏能源与环球钢讯的联合,“首先,铁矿石的市场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其次,原本不太被接受的指数定价方式,将获得越来越多钢企的认可;最后,基于指数定价这个基础,铁矿石的金融化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编制商强强联合

  收购使普氏能源有更多的专业市场分析师,发布更多关于钢铁及与其相关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价格参考。

  所谓铁矿石指数定价,就是铁矿石供应商以第三方现货指数为定价依据。这里的“第三方”,就是铁矿石指数的编制商。据了解,目前为人所知晓的“第三方”指数编制商主要有普氏能源、环球钢讯和英国《金属导报》,其指数分别为Index指数、TSI指数和MBIO指数。据媒体报道,相比于前两者,MBIO指数近来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严重萎缩”。

  据了解,尽管3家指数存在各自优势和劣势,但其所编制的方式并不相同。普氏能源此前发给《国际金融报》记者的资料称,其所参考的是短期内青岛港62%的现货到岸价,TSI指数是按铁矿石实际成交价加权平均计算,MBIO指数则按生意当天现实成交量进行吨位加权计算后得出的数据,据称,其还在计算时“考虑到了分歧品级铁矿石的质量、矿厂地址和交货地址等因素”。但无一例外,他们的指数标准都很贴近于市场中的现货铁矿石价格,且为三大矿商和国际金融财团所喜欢。

  当然,三家编制商目前已经变为了两家,因为普氏能源收购了市场中颇有人气的环球钢讯。“本次收购有助于普氏达成向全球钢铁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目标。”在普氏能源的新闻稿中,其援引普氏能源总裁Larry Neal的话称,收购使普氏能源有更多的专业市场分析师,发布更多关于钢铁及与其相关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价格参考。

  实际上,在中国钢企越来越接受指数化定价的今天,TSI指数相比于普氏能源的铁矿石指数,曾被广泛看好,甚至有消息称,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都认为其“相对独立、客观”。但现在,这个被寄予厚望的TSI指数,或将失去原先的信任,因为,中钢协曾不止一次地对普氏能源的铁矿石指数进行过痛诉。此前,中钢协一位专家就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工作人员每天打几个电话,问问市场中某种铁矿石的具体价格,就依此编制成了指数,并供给三大矿商使用,你觉得严谨吗?”

  中国指数仍无期

  如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错误地被某一方所利用,那么铁矿石指数就不能说是好事,更不能充分反映中国铁矿石市场中最真实的情况。”

  尽管中钢协痛诉过,国内钢企也不完全认可普氏能源的指数,但强强联合及由此对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却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相关分析师就指出,依据现货市场价格编制的指数,矿商更倾向于短期的交易模式。事实上,日前,The Steel Index(英国钢铁指数公司)铁矿石业务部主管Rory Mac Donald就对此表示,绝大多数铁矿石供应合同有可能将在未来18个月内从季度定价模式转为月度定价,并且将在3年至5年内最终实现每日定价。

  “姑且不论各方面影响,仅就事件本身而言,中国的指数定价权的脚步已经落在了后面。”分析师分析,“至少,中国在铁矿石指数的推广和研究上,就已远远被那三家编制商甩开了。现在回想起来,错误就犯在当时相关部门谈‘指数’色变。”

  好在,中钢协没有一成不变。之前,业界就盛传中钢协将推出自己的“中国指数”,甚至一度有传言说,最快将在今年6月推出自己的国内价格指数。但中钢协秘书长李新创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对于建立中国铁矿石指数的相关事宜,协会到目前为止仍在研究。至于是否推出中国指数、何时推出中国指数,暂时都不好说,也未有最后定论。”

  李新创表示,“如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错误地被某一方所利用,那么铁矿石指数就不能说是好事,更不能充分反映中国铁矿石市场中最真实的情况。”这意味着,被业界期待的“中国指数”,仍面临着遥遥无期的尴尬。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盛志诚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对中钢协的举动表示理解,因为,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中国指数”需要最准确、客观地反映中国铁矿石市场的现实,而不是草草推出自己的指数,乃至被相关利益团体抓住把柄。

  “在指数定价上,中国也不是没有机会。”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最重要的就是大环境上的优势,毕竟,铁矿石的基准指数就是来自中国市场。如果中国对充满乱象的进口市场等多方面加以整肃,优势说不定会回到中方一边。但这也需要一步步来,而不能着急行事。”

  网视点:当国内市场在兴奋地传言,铁矿石价格将迎来“拐点”时,三大垄断矿商也没有闲着,在目前他们尚有定价优势的前提下,他们肯定不会束手待毙的。另外,不要花那么大力气去指责三大矿商的垄断、“杀鸡取卵”,这种指责是毫无意义的,依靠道德来约束市场,在中国都行不通了,还寄希望于三大矿商“良心回归”,这太不切实际了。

上一篇:下周建材市场预报(7.3—7.9)

下一篇:煤改“内蒙模式”出炉民企有望参与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