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汇改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2%

汇改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2%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管理员 2010年07月21日 14:39:04 打印

导读: 五年间,人民币两度启动汇改,然而升值方式以及其背后的推动力已全然不同。业界普遍认为,相比前一次升值所肩负改善贸易失衡重任而言,这一次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黄金时代的终结。

    五年前的今天(7月21日),中国宣布正式启动人民币脱钩美元的汇率改革。截至昨天,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22。05%。

  五年间,人民币两度启动汇改,然而升值方式以及其背后的推动力已全然不同。业界普遍认为,相比前一次升值所肩负改善贸易失衡重任而言,这一次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黄金时代的终结。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已升至1:6。7812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昨天,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分别为:1美元对人民币6。7812元,1欧元对人民币8。7772元,100日元对人民币7。8017元,1港元对人民币0。87211元,1英镑对人民币10。3318元。与2005年7月21日汇改之前相比,人民币对各货币的汇率中间价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各方最为关注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5年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由汇改前的1美元对人民币8。2765元,到2010年7月20日1美元对人民币6。7812元的汇率中间价,五年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累计升值达22。05%,并带动了人民币对其他主要非美货币汇价的走高。

  而根据统计,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首次改革以来,截至2008年年底,三年间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了21%,其中,2005-2006年,人民币升值4。6%,2007年和2008两年,人民币对美元分别升值5。5%和10。9%。

  而后,金融危机的爆发暂时终止了人民币升值的脚步,人民币开始长达近两年的盯住美元历程,直到今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对外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弹性,业界将此视为中国二次汇改的重启。

  “二次汇改”一个月以来,人民币并未出现2005-2008年间那样的单边升值走势。截至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于6。7812,近一个月来的累计升值463个基点,升幅达0。68%。

  人民币双向波动机制初步形成

  汇改重启四周来,波幅明显扩大。第一周大幅上升0。55%;第二周升幅达到0。81%,第三周不升反降,升幅跌回0。76%,第四周重回0。81%;每周5个交易日,至少有3日上涨,至少有1日下跌;其间,中间价最高达6。7718,最低6。8275。

  很明显,央行重启汇改时强调的“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目标已得到初步体现,人民币对美元双向波动及振幅加大的趋势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对于远期市场上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也正在小幅走弱。截至昨日17:07,人民币兑美元的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一年期报价6。6798,这也意味着,市场预期人民币将在一年后升值1。49%。在央行宣布重启汇改后首个交易日,NDF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一年期报价报收于6。6720。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从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及国际国内因素分析,人民币汇率浮动将更加重视一篮子货币的作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也将出现更多的双向波动,而不是像2005年至2008年间那样更倾向于单边升值的走势。

  “产业升级是关键”

  同样是人民币升值,两次汇改背后的推动力则已完全不同。

  “中国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目的不是为了升值,而是最终让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法巴证券董事总经理欧文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分析人士称,2005年-2008年的人民币升值,承担了改善贸易失衡的重任,希望以人民币升值来部分降低中国过于旺盛的出口欲望和能力。

  时至今日,中国出口顺差已大幅收窄,今年3月中国更是出现了72。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终止了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虽然,业内都认为逆差目前只会是“昙花一现”,但中国贸易顺差对GDP的贡献将不断下滑已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且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模式将由出口导向型转变为内需拉动型也已成为共识。

  “人民币二次汇改,将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瑞信的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断言,中国将开启一个新时代的篇章。

  在陶冬看来,于出口型企业而言,未来如何通过提高产品含金量,提高利润空间将是重点课题,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非常重要,此外,陶冬指出,出口向内需的转型也是企业需抓住的机会。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董事总经理何昕更是直言,如今对于出口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去寻求金融避险工具规避汇率风险,而是企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人民币升值的确给企业形成了‘倒逼’机制。”但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仍提出了担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无论是产业升级、企业整合还是完成出口转内销的转变都非一蹴而就,“必须给企业时间,没个2-3年,企业完不成这样的转变。”因此,在周德文看来,升值速度缓慢、可控将为企业赢得转型的时间。

  ◎ 相关链接

  5年人民币汇率历程

  2005年7月21日 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7月21日19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次性调高2%,为8。11元人民币兑1美元,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

  2007年5月18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2008年4月10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达到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

  2008年下半年-2010年6月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升值走势。

  2010年6月19日 中国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上一篇:房企老总大家谈:下半年,降不降价呢?

下一篇:工信部:上半年钢材出口保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