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某媒体周二(5月24日)援引中国央行未具名官员的话报导指出,中国或将在6月底之前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上下波动区间,以遏制投机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中国央行目前允许的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最高为每日中间价上下0.5%。但在实际交易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间波动很少触及这一上下限。
该报导称,上述未具名官员并未说明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将扩大的幅度。
不过,这一报导并未得到中国央行的肯定回应。央行有关人士表示拒绝对上述报导评论,并重申将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有市场人士猜测,鉴于今年6月19日为人民币重新启动汇率改革一周年,央行有可能在这一天公布扩大人民币波幅的决定。
中国央行自2005年7月21日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7年5月21日将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到5‰;2010年6月19日宣布重启汇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自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小幅升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显着增强,以中间价为计,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5%。
美元兑欧元周三(5月25日)全线走强,这提振美元兑人民币在国内市场的走势。该汇率的中间价设在人民币6.4949元,周二设在人民币6.5038元。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上周撰文指出,中国应该扩大人民币的交易区间,同时增加外汇交易品种。他认为,人民币浮动有助于形成双边波动,抑制单边投机。
他认为,中国没有必要害怕汇率浮动,应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波动。
管涛指出,央行可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控,防止汇率过度波动。如果汇率变化影响实体经济运行,市场将会自行调整预期和交易行为。
他也指出,汇率浮动不等于人民币单边升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本月也表示,中国央行应考虑扩大人民币的每日交易区间,以使抗击通胀的努力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由于全球大宗商品成本飙升,中国也面临物价上涨的局面。张明表示,面对这些成本压力,有效汇率的升值在遏制输入型通胀方面将具有更大的影响。
他表示,目前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太过稳定,并且呈现单边势头,所有人都预期人民币年内将升值3%-5%,这无助于遏制输入型通胀。
张明谈道,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扩大至中间价上下1%(甚至于3%)可能是走出这种政策困境的最佳选择。
不过他也指出,由于遭到出口商及某些政府部门等国内利益集团的反对,在调整汇率政策方面,中国政府面临着许多政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