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20日联合在北京宣布,正式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从10月份起,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将于每周一公开发布。
据悉,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由“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和“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两个各分项指数组成,均以1994年4月份价格为基数(100点)。该指数已经于8月份经历了一段试运行。
冀望打破三大矿山垄断格局
目前,普氏指数是铁矿石短期价格体系的主要参照标的。尽管从2010年二季度开始,铁矿石指数定价体系已经在事实上确立,但中方却在很长时间内拒绝承认该模式的变化。
与此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中国一直对无法发出“中国声音”而耿耿于怀。中钢协一度指责以普氏为代表的外资指数机构被三大矿山操控,抬高矿价。在定价模式受供求关系决定无法更改的情况下,中国指数终于成为“中国声音”在现阶段的承载。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昨日会议上表示,“政府并不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希望通过指数的发布,引导和调控市场行为,影响国际铁矿石预期价格的形成,打破巨头垄断市场的格局。”
但业内人士指出,“铁矿石指数”并非目前高矿价的关键因素,根本的症结在于目前的矿石供需环境,造成矿山能够以垄断姿态影响定价。中方要想扭转劣势,必须等待供需格局逆转才能达到目的。
铁矿石价格攀升挤压钢企利润
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自1996年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后,至2010年已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13.5%上升到2010的44.3%。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然而,随着中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铁矿石需求也迅速增加,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不断上升。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消费量占国内消费量的63%左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朱继民说。
他介绍,近年来,铁矿石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已成为挤压钢铁行业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今年前8个月,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48亿吨,同比增加4271万吨,增长10.6%;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164.36美元/吨,同比上升44.8美元,升幅达37.5%。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的外汇达200.5亿美元,相当于增加钢铁行业成本近1300元人民币。
“据钢铁协会统计,今年1-7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3.0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1%的水平,钢铁企业成本压力越来越大。”朱继民说。
“走出去”找矿成另一途径
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18亿吨,对外依存度为62.5%。
据悉,我国自产矿资源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是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18亿吨,对外依存度为62.5%,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10年来首次下降,主要原因是自产矿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10年达到10.72亿吨,增幅达21.1%。
但我国铁矿石先天不足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国内铁矿石产量不可能持续大幅度增加。一是国内铁矿资源具有分布散、埋藏深、禀赋差、采选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特点,制约了产能的提升。二是国内大部分骨干矿山已到开采过渡期,产能趋于下降。三是我国钢铁产量占世界的近50%,但铁矿石储量只占世界的14%,含铁量仅占世界的9.6%,资源量本身就不足以支撑庞大的钢铁生产规模。
基于这种现状,中国企业目前也在寻求“走出去”的方式在海外找矿。今年以来,光8月份,就有山东钢铁集团在塞拉利昂签下15亿美元采矿协议,中国新兴际华集团(601718)和中国五矿集团在印度的年产80万吨铁矿石球团的工厂正式运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