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美国为何要夺回流失的“美国制造”

美国为何要夺回流失的“美国制造”

来源:新华报业网 编辑:豫言 2012年01月31日 08:20:36 打印

导读: 中美战略博弈期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已经把“先进制造”作为突破口的美国一定要从制造业现代化、高级化和清洁化中寻找“再工业化”出路,中国在新的游戏规则和贸易规则上“受制于人”就不可避免。新一轮制造强国崛起之争才刚刚开始,中国必须以“空间换时间”,加快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升级。

  奥巴马发表执政期间第三次国情咨文,确定2012大选竞选主题,并提出由美国制造、本土能源、劳工技术训练与美国价值等4大支柱,建构国家永续经营建设的蓝图,把“流失”的“美国制造”夺回来这是奥巴马政府欲重振美国经济的重要“轴心”。“美国制造”时代是否再次来临?

  近年来,美国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致使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严重流失,国际竞争地位不断削弱。随着“中国制造”的迅速崛起,2010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美国不得不把保持100多年的“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头衔拱手相让。

  结构失衡是制约美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再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无论是前期出台的“出口倍增计划”、“制造业促进法案”,还是“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可以说代表着“美国制造”战略转向的一揽子计划已经凸显出清晰的轮廓。在一系列政策努力下,美国制造业开始进入上升期,美国制造业正在出现长期结构性改进的迹象。

  根据美国官方统计数据,自从衰退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增长就快于其他任何一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生产率提高、工资低迷、美元自2002年以来持续走弱以及新兴经济体工资急剧上涨等因素,都增强了美国作为生产地的吸引力。数据显示,2002-2010年间,以美元计的美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下跌11%,而以美元计的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分别上涨3%和41%。与此同时,在过去8年里,中国平均工资年涨幅也达到或超过了15%,中美两国的劳动力成本差距逐步缩小,“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似乎开始凸显。

  不过,“美国制造”的时代能否再次来临并非“定数”。一方面,以成本论优势,目前美国制造业工人是时薪22美元,中国工人时薪为2美元,中国单位生产成本仅为美国的9%。而另一方面,“美国制造”是否回归不仅仅取决于成本,更取决于产业链。以苹果为例,位于美国的苹果总部只负责产品创意、研发和商业模式设计等高端环节,而其整个价值链却跨越国界,利用全球的产业分工和布局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

  短期内,“美国制造”尚不具备直接威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优势可以持续。中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制造业还将作为经济增长的长期引擎,然而中国制造业总体水平依旧不高,经济创造力较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附加值不高,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单价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三低”产品。

  中美战略博弈期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已经把“先进制造”作为突破口的美国一定要从制造业现代化、高级化和清洁化中寻找“再工业化”出路,中国在新的游戏规则和贸易规则上“受制于人”就不可避免。新一轮制造强国崛起之争才刚刚开始,中国必须以“空间换时间”,加快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升级。

上一篇:世贸组织裁定中国不公平限制九种原料出口

下一篇:去年房产贷款同比少增770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