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一直说在中国制造业和流通行业是鲜有人赚钱的。从整个产业链上说,钢贸行业要怎样从产业链的微利情况下突出重围,不管是钢贸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往往是资本决定方向,今年融资成本高企造成了行业的微利,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融资方式。
就拿托盘来说,从去年到现在,今年的行情不具备做托盘的条件,现在做托盘是很辛苦的,人民币的境外结算,算是一个机会,已经有钢贸行业的融资精英在香港开公司,资本决定产业,也决定了泡沫,这就必然会促使我们融资精英推动产业进化的过程中,与泡沫共存。
现在整个钢贸行业的转型都立足于产业链,比较固化,就算是开了物流市场,商户入驻率也很难说高,所以有点坐井观天,比较现实的转型方式是做服务,也可以说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但是一旦提到服务,不少钢贸企业就会头疼,毕竟在他们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团队的建设和团队的管理是最令他们焦灼上火的事情。
因为就团队的建设来说,一旦一个企业自身体系出现问题,那么团队出现小许问题公司经营就会出现大的乱子,近日风靡网络的乔布斯离职事件就是个例子,在一定程度上苹果的架构体系是有问题的,其精神领袖的离职导致股价的大跌,说明受众多苹果迷追捧的苹果团队建设是有问题的。
在钢贸企业,很多钢贸企业老板就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精神领袖,他们能做销售、能拉客户,但是其团队的执行力不足,这是整个钢贸行业的一种病态。
以前新人适应能力强,培训一个月就能出去独立,比如以前公司请了一个女生,给3000元到重庆就能开分公司。现在的新人一旦出现一定难题,很多新人就不干了,虽然现在新人的学历更高,但是素质和适应力都没以前好,也可以说现在缺少阿Q式的人物,社会变得浮躁。
以前钢贸行业是暴利行业,贸易方式也简单,很多公司的员工自认为学到手之后自己创业,当时的大环境造就了很多钢贸老板,但是现在环境不好,需要员工自己抓住机会,找到出路。
在钢贸进入了微利时代,在企业还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之前,企业需要把成本降低,如人力、财务成本,为消除忧患可以在这个时期抓紧团队的建设,做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