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山西:“五个全覆盖”解民忧暖民心

山西:“五个全覆盖”解民忧暖民心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1月27日 15:53:52 打印

  新华社太原1月27日电(记者刘云伶)刚结束的山西省“两会”上,山西省省长王君代表政府向群众承诺,要在完善提升已完成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这是政府给百姓最好的新年礼物。”山西省人大代表、太原市晋源区金胜镇石庄头村党支部书记孟拉生说,许多农民仍在为刚刚完成的“五个全覆盖”叫好。因为就在两年前,许多农民还不时因行路、吃水、就医、上学难、看电视等许多生活难题而犯愁。

  2000多万平方米校园危房、6971个卫生室“空白村”、3000多个未通水泥路的建制村……两年前描绘山西农村状况的一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要使农村的面貌有个新变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成果。”2009年初的山西省“两会”上,省长王君在“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实现“五个全覆盖”,即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难度空前。”山西省交通厅厅长段建国说,未通水泥路的农村主要分布在偏远、贫困地区,经济条件差,地质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

  同样艰巨的任务也摆在山西教育、卫生等行业人士面前。为确保工程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部门和地市为工程建设量身打造特殊机制。如在校舍安全工程中,山西省多渠道筹措171亿元巨额资金,一方面通过专家全程介入,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技术路线,另一方面创新机制、提高效率,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成为全国最早开工、也率先完成的省份。

  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数字和文字堆砌的“五个全覆盖”,在农民面前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历来缺水的山西长治市壶关县,许多老百姓一度靠打水窖贮水。宋堡村村民冯明孝说,老早以前是在旧村的老井里用辘轳摇水吃,后来大伙儿在自家院里打上了旱井,不太费劲了,可水里总有些土、虫子、树叶,一股子怪味。今年,在上级水利部门支持下,村里筹集50多万元,接通了自来水。

  “梦也梦不到。”在海拔近2000米的忻州市繁峙县魏家窑村,66岁的刘泽汉老人说,过去没路没水,下趟山要费老大劲,喝水还得人扛驴驮。现在好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管上了山,再也不用受那个罪了。

  这不过是“五个全覆盖”工程的缩影。政府承诺的如期兑现,使许多农民出门、看病、吃水、上学、看电视等基本生活难题得到全面缓解。

  据统计,2008年至2010年的两年内,山西省共投资300多亿元,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万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建成村级卫生室6971个、各类饮水工程1.2万处,完成9638个村的村通广播电视任务。

  路通百业兴。以电影“老井村”闻名的左权县拐儿镇老井村,村会计赵守苗说,过去路难走,土特产品卖不上好价钱。水泥路通后,核桃、花椒、药材、木耳等土特产和山货的收购价比过去高了不少。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653元,比通路前增加了500多元。

  “民生工程不仅可解决百姓的生活难题,还能促进农村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农村市场,带动一方地方经济。”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郅润明说,这是近年来山西省影响范围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民生工程。

  “要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王君表示,山西将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五个全覆盖”。

  “‘五个全覆盖’内容焕然一新,从之前的‘解民忧’变为‘暖民心’,是民生工程的升级换代。”山西省政协委员魏武说。

  魏武认为,已经完成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解决了农民一些生活难题,是解民忧的基础工程。而新“五个全覆盖”工程涉及农村文化、商业、教育、保险等方面,是一次质的飞跃。

上一篇:山西局部地区有阵雪或小雪 将进行人工增雪作业

下一篇:2010年山西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810.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