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保障性住房建设山西提档加速

保障性住房建设山西提档加速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管理员 2010年06月02日 10:27:36 打印

  新闻前缀

  媒体报道,2009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截至当年8月底,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完成率仅为23.6%。

  今年5月底,各地方政府在京和住建部签下2010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状”。据介绍,有关部门将适时督促检查,年底将组织验收,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保障工作予以考核和问责。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新一轮房价调控新政背景下,这体现了中央对保障性住房政策前所未有的执行力度和决心。那么,近年来,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开展得如何?能否让绝大多数市民圆住房梦?且看本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的情况。

  A 一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样本

  5月28日,9点多钟,天气晴好,太原市五龙口街的东华苑经适房小区。一位年逾六旬的阿姨,一边在楼前石凳上闲坐,一边等着投递员送来电视报。

  “过去住的地方,那是没法儿和现在比!”提起往事,阿姨不胜唏嘘。阿姨的老伴叫孙晋豫,现年66岁,是太原电器厂退休职工。原来,他们老两口住在厂里的小平房,只有20多平方米,没有卫生间,没有煤气,一日三餐全指望屋外的蜂窝煤炉,烟熏火燎不说,遇上刮风下雨天,实在是苦不堪言;全家五六口人睡在一张大通铺上,一直住了半个多世纪,“现在仔细想想,都不知道那么多年是怎么熬过来的!”阿姨说。

  2001年,孙晋豫一家住进了太原市五龙口街的东华苑经适房小区B区一套68平方米的房子,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总共花了不到10万元。现在,孙晋豫老两口和儿子儿媳一家四口人住。

  “我家在二楼,南北通透,采光很好。”听说记者采访经适房的事,阿姨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家里看看。进了门,客厅总体不是很大,正面墙上是一幅山水画,侧面墙上挂着全家福;客厅里铺着瓷砖,两个卧室铺着仿实木地板;窗户打开,清风徐来,阳台上一种不知名的花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孩子住一个屋,我们住一个屋,够用。”阿姨一脸知足的样子。

  最让老人满意的是厨房,“宽敞明亮,燃气灶一打火就可以做饭。”还有独立的卫生间,“或许你们年轻人没有一大早排队上公厕的经历,对于我们这些过来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自家有卫生间甭提有多方便了!”

  省住建厅保障处处长梁晓军介绍,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2004年起,省政府连续6年都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为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实事之一,2008年又列入五大惠民工程,2009年又列入152项省级重点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也纳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评价体系。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省保障性住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四大类,截至2009年12月底,全省共建设保障性住房67.28万套。

  B 一种僧多粥少的现实

  在上周举办的太原市第12届房展会上,24个保障性住房展位成为最大亮点。家住太原市杏花岭区太铁宿舍的陈先生,多次来到位于太原市晋祠路省展览馆,看是否有希望申购到经适房。陈先生和妻子都是铁路内退职工,儿子和儿媳都没有正式工作,一家三代人挤在一个不足6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

  有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年底,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涉及11.38万户棚户区居民,4年来已改造9.53万户,完成83.7%;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工作,2007年在太原、大同两个试点城市展开,28.03万户城市棚户区居民已改造16.36万户,完成58.4%;国有非煤矿山棚户区改造工作2009年在试点企业——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启动,3000户居民中已改造1100户,完成36.7%;廉租住房建设,全省共有需保障对象26.09万户,我省以实物配租方式保障了12.43万户,完成47.6%;全省已建设25.5万套经适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2008年正式启动,已改造1.5万户。

  显然,完成全省待建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并不轻松。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虽呈快马加鞭态势,但与庞大的中低收入家庭需求相比,保障性住房仍面临僧多粥少的尴尬境地。

  依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的分析,目前中国中低收入者占全体居民的70%─80%。以发展的眼光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必然也是水涨船高,要达到“应保尽保”的保障效果,供需缺口巨大,极富挑战性。

  或许宏观上的统计数字仍然太抽象,深入微观案例更能体察保障性住房供给亟需提升的空间。

  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6月,太原城市低保对象42547户、83251人。而2004年、2005年、2006年,全市仅有528户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落实廉租住房资金728.5万元,廉租房房屋和资金保障供应显然力不从心。

  2009年,太原市首次面向社会申购经适房,“叫号排队,前后忙了20多天……”说起去年首次申购经适房的火爆场景,太原市迎泽街办低保所所长翟仙灵仍然记忆犹新。当时全市收回21500份有效申请,但能提供的房源仅2600多套,大约8个申请者中仅1人能如愿买到经适房。

  而吕梁,到2009年11月,首批百户住房困难家庭才领到廉租房钥匙,2573户家庭领到住房租赁补贴……

  C 一个居有其屋的梦想

  “房价涨不涨,关键看市长!”山西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袁纶华先生直言。这个看法和不少业内人士的观点是不谋而合,因为在目前房价的基础上,即便能有效调控其“过快增长”,对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体而言,仍然是无法承受之重。惟有政府发力,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积极承担起对这一群体的住房保障功能,才能纾解普通大众的“蜗居”之痛。

  和去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尽如人意相比,“2009年山西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梁晓军说。到当年10月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1995.25万平方米、33.58万套,开工率达121.2%。

  这一成绩可谓来之不易。2009年3月起,省住建厅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月通报制度,每月通报各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适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也纳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评价体系,省市县各级政府和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扎扎实实把这件实事办好。

  2009年8月7日,省住建厅主动争取省纪检委和监察厅的支持和帮助,对尚未开工16项目所涉及的2市9县的分管副市(县)长、部分煤矿企业分管棚户区改造的负责人进行约谈,保证项目在8月底全部开建。

  到今年2月25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若干意见》(晋政发(2010)3号)明确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是:2010—2012年,解决68.13万户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而不久前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传来的消息,无疑表明山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处于“加速”状态:一季度,全省保障性住房共完成投资3.8亿元。从投资完成额看,一季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幅较大,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从开工面积看,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面积同比增长27.1%。

  2009年5月28日,省住建厅保障处工作人员称,尽管目前一些地方仍存在建设资金不到位、等待审批手续等问题,但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立项、开建,一个百姓居有其屋的梦想,距离现实似乎不再遥远。

上一篇:武钢集团:“扬帆出海”破产业困局

下一篇:全市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工作推进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