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太原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太原分站 >> 本地资讯 >> 煤紧电荒何去何从?

煤紧电荒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5月27日 09:07:43 打印

导读: 当国际煤价在今年年初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时,中国没有出现煤炭紧缺,也没有出现电荒。然而,正值4月份的煤炭消费淡季之时,十余个省份相继拉闸限电。此次电荒看上去突然,但实质是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滞后,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

  当国际煤价在今年年初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时,中国没有出现煤炭紧缺,也没有出现电荒。然而,正值4月份的煤炭消费淡季之时,十余个省份相继拉闸限电。此次电荒看上去突然,但实质是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滞后,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近日,全国多地已现30℃以上的高温,这意味着迎峰度夏的用电高峰期渐行渐近。煤紧电荒何去何从?

  “电荒”发生的客观因素

  近期,南方电荒不断蔓延,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是铁路供给因素。从运力来看,华中地区一直处于运煤通道的空白区,由于其靠近内陆,只能依靠铁路直达来满足,无法像沿海地区那样通过北方七港和进口来满足需求,目前铁路线仅依靠京九线、焦柳线、京广线、陇海线,京九、京广又同时负荷大量客运任务,这样华中地区既无法充分利用现有本已不足的铁路运力,又无法像沿海地区那样获得进口煤,供给形势更为紧张,受此影响,部分机组停运,区域发电小时数远低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

  其次,供需矛盾因素。沿海地区,今年以来也出现了较大范围的缺煤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进口煤出现大幅萎缩;同时,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重点耗能行业产能重启造成能源短缺需求扩大,如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高耗能用电量占比4月份较3月份提高了3.1%,达到34.4%。

  第三,气候因素。近一段时间以来,南方地区干旱使得本已略显偏紧的煤炭形势雪上加霜。

  最后,发电企业因素。今年一季度,火电企业亏损面为48.46%,行业亏损额达142亿元,局部地区出现发电越多亏损越多的尴尬局面,火电企业发电意愿下降。

  电煤矛盾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上述诸多因素确实是导致当前“电荒”的主要原因,但如果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问题的真正根源则是市场煤与管制电之间的矛盾。从中国目前的电力供应来看,火电仍然是电力供应的主力军,而水电则占据了约22%的装机容量,以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所占的比例则不足5%。而长期以来,中国采取了向发电企业提供“合同煤价”的半管制体系。每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都会组织发电企业以及煤炭企业,进行一年一度的电煤供需合同的谈判。按照这一原则,电力企业可以与煤炭供应企业签署一定比例的电煤供应合同,合同煤价受到相关部门的指导,往往大大低于市场价格。

  今年一季度,国家相关部门多次约谈煤炭供应企业以求稳定煤价,提高合同煤的兑现率,在此背景下,目前的合同电煤保障率约在40%左右,保障合同之外,发电集团需要以市场价格购入煤炭。

  市场化的煤价与管制的电价之间,成为触发“电荒”的第一个关键点。由于市场煤价较高,煤炭企业往往不愿意或者推迟供应合同电煤,却把大量的煤炭推向市场。遵循“价高者得”的基本原则,煤炭的供应早已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在各方压力下,发电集团被迫直接进入市场购入电煤,而电煤价格不断攀高,加剧了发电企业的亏损,也进一步降低了发电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这种模式显然不可持续。与此同时,各发电企业也不愿意囤积更多的煤炭库存,全国来看,4月底发电厂的煤储量不足以使用两周。对于很多发电企业来说,横竖都是亏损,持有更多的库存反而占用了更多的流动资金,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此外,“电网分离”等电力系统的改革也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从2002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电网分离”的改革,改革的初衷固然是良性的。但改革创造了更多的利益实体,并削减了原有电力集团的协同效应,造成了政策选择的两难。

  2011年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上调山西、山东、河南等16省上网电价,16个省平均上调上网电价约1.2分/度,其中山西涨幅最高,为2.6分/度。江西、湖南两地因地方政府反对,未参与4月的上网电价上调。5月18日江西、湖南等地的电荒愈演愈烈,火电厂大量缺煤停机,严重影响地方的生产生活,江西、湖南、贵州三省上网电价补充上调方案于5月17日被紧急提出,赣湘黔三省上调为2分/度。此外河南、湖北两省继4月提高1.5分/度后再次上调0.5分/度。湘黔三省上网电价每度上调2分可缓解到厂煤价约60元/吨的成本压力。2011年年初至今秦皇岛动力煤价格上涨约40元,考虑到物流成本的提升,此次补充上调上网电价基本对冲赣湘黔三省火电厂年初以来的电价上行压力,增强火电厂盈利能力,火电厂有望积极购煤发电。

  经济走势影响深远

  目前电荒煤紧形势令人忧虑。然而,中国和世界经济走向对煤炭和电力供需影响则更深远。4月份,美国制造业PMI指数为60.4%,比3月份下降0.8,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放缓;而日本PMI指数为45.7%,低于3月份的46.4%,显示日本经济连续第二个月收缩。同时,虽然欧盟PMI指数显示欧盟经济继续扩张,但扩张势头减缓。受此影响,全球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回落,世界贸易增长减速,世界经济稳定复苏面临很多挑战。

  为控制恶性通胀,央行去年以来已两次加息,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显现。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创21%的历史新高,中小存款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进一步升至19%。这些措施冻结了银行大量资金,放贷能力备受制约。这使一些中小企业因为融资难、税负高、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经营已陷入困境。长三角地区更出现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局面。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状况,可能比2008年金融海啸时更为艰难。

  在通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融资难度大和加息影响将使得火电企业经营积极性受到一定打击,这对今夏电力供给或不利。

  此外,受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超预期影响,我国钢铁、化工等主要高耗能行业开工率显著提升,目前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达93%的高位,提升空间有限。虽然国内紧缩性政策的累计效应逐步显现,通胀压力依然巨大,但房地产、建筑业等行业开工率保持较高增速的可能性很大,高耗能行业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今夏乃至未来煤炭价格上涨成为必然。[中国经济导报]

上一篇:需求萎缩带钢仍存在下跌风险

下一篇:湄洲湾将建3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